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创业

安徽省:安徽科技学院划出专款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
发布时间:2013-06-07 10:04 作者:LUPA

 

2013-06-06  来源:中安教育网

        近年来,安徽科技学院紧紧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大力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助力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梦想,推动了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就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92%以上,该校于2010、2011、2012年连续三年获评“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12年5月,安徽科技学院被教育部授予“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建立健全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学校贯彻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各学院书记为成员的就业工作领导组。出台了《关于加强招生与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实行毕业生就业率与学院调节津贴和领导责任津贴挂钩、与招生指标挂钩的“双挂钩”制度。专设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大学生创业辅导办公室(副处级建制),统筹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每年划拨就业创业工作专项经费150余万元,占学费总额的2.1%。就业创业办公场所及招聘场地面积达1300平米,设有就业招聘大厅、就业信息查询室、远程面试室、心理咨询室、创业模拟实训室、大学生创业园,配备了相应的办公设备,实现了就业工作人员、经费、设施“三到位”。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年来,安徽科技学院围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以及加快皖北发展带建设等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加快学科结构调整,主动对接地方支柱产业,重点发展现代制造技术、材料工程等应用型学科专业。在深入分析人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适时修订《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一优三强”(知识结构优、实践能力强、敬业精神强、创新创业意识强)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课程体系,构建了“两个平台”(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和“三个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个性化拓展课程模块)的知识架构体系,突出对了学生专业适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产学研合作、企业冠名班、双证书制度、主辅修教育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生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学校专设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现有专兼职授课教师4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人,取得国家职业指导师(高级)资格2人、国家职业指导师(中级)资格35人,取得GYB、SYB、KAB培训师资格16人(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等必修课程,以及及KAB、SYB、GYB等创业意识培训和创业模拟实训课程,能够有效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就业创业知识学习需求,并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就业创业咨询和指导服务。

  通过第二课堂营造优良就业创业文化。实施创业文化品牌建设“五个一”工程,即一个论坛、一个网站、一个研讨会、一个创业设计大赛和一个创业事迹展览,弘扬以创新创业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了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树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品牌活动。至今,学校已成功举办大赛五届,引导近万名学生主动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规划,取得了良好效果!

  今年1月29日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新闻聚焦》栏目,以题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深度采访报道了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潘显兵、秦成创业事迹及安徽科技学院创业教育纪实,受到了广泛关注。

  构建多层次就业市场。第一个层次是搭建校园就业市场。近年来,学校与1000余家用人单位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每年为毕业生组织大型就业洽谈会2场、行业专业洽谈会5-7场,小型专场招聘会150余场,累计邀请来校企业超过600家,提供提供就业岗位信息13000多条。第二个层次是建立稳定就业创业实习基地。学校在121家用人单位建立了就业创业实习基地,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培训机会,使学生实习与企业招聘有机结合。第三个层次是与企业联合举办特色冠名班。目前,学校与相关企业建立“隆平班”、“德力班”等18个特色冠名班,在册学生1620名,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提前走进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0905698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58号    Copyright © 2009-2021 LUPA
用户名:
登陆密码:
已登录成功

选择文件


点此下载模板>>

登陆失败
请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