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4日 来源:人民网
每到五六月份,毕业与就业都会成为一组热门词汇。近几年,就业难和招工难总是结伴出现。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699万,是新中国成立64年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同样,江门地区也不容乐观。在应届毕业生毕业就业过程中,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症结出现在哪里?
现状——首季职位供求比为1:0.83
近日,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2013年第一季度江门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用人单位供招聘岗位80377个,累计登记求职66514人,用工缺口13863人,职位供求比为1:0.83。其中,金属冶炼(轧制)工人、电子元器件与电子设备制造(维修)工人、体力工人、机械设备装配(维修)工人、电气电子设备装配工人等蓝领职位的供求比均在1:0.50左右,用工需求和缺口都比较大;另外,行政办公人员、邮政电信业务人员、财会人员、快递业务人员、安全保卫消防人员等职位的供求比均在1:1.20以上,文职岗位用工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出现求职者人数多于招聘职位数的情况。招聘岗位以基层一线岗位和服务行业岗位为主,对高校毕业生的容纳度不大,从节后举办的几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的情况也可看出,企业对应届毕业生需求相对减少。
在毕业生方面,今年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技师学院应届毕业生预测总数为9909人,比去年增加了21.82%。报告指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和江门市技师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均可安排顶岗实习,在毕业前就已经具备一定的实操工作经验,符合新形势下企业的用工需求,其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高,成为人力资源市场上企业争抢的“香饽饽”。而在本科生方面,五邑大学今年预测有42个专业3384人应届毕业(含研究生126人)。该校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曾祥春就表示,今年就业情况跟往年差不多,工科技术类学生就业情况较好,文科类学生稍微难一点。“学生觉得就业难,企业觉得招工难,反射的是结构性用工矛盾。”
矛盾——学生知识能力和企业对接不上
其实,人力资源还是有的,配对不上是问题的症结。在今年的一场招聘会上,一位手拿简历的五邑大学应届毕业生感叹:“我们有的,不是企业想要的。”
曾祥春认为,就业难的主体是学生,招工难的主体是企业,两方面的问题同时存在反映求职者与企业在知识技能、薪酬、发展空间、工作环境等信息方面诉求不一致,这就是结构性用工矛盾。“首先是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企业对接不上,这不可避免,教育永远有滞后性,否则,它就可以主导整个社会的发展了,这不现实。”他认为学校只能帮助学生搭建起知识框架,打基础,学理论,形成科学思维,到企业后还需要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时间,而企业则希望招到一个学生,能马上为他们带来利润,但实际上不可能,每个人都有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这个矛盾会长期存在,不可能消灭,只能通过学生不断学习将这个矛盾无限减少。”
报告显示,江门市用工紧缺的前20类岗位共提供职位15028个,但求职人数仅有7186人,平均职位供求比为1:0.48,用工缺口总数达到7842人。细看这些用工缺口较大的岗位,第一,法律专业人员、审计师、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位平均月收入在4000元至5000元之间,而且工作环境较好,但因求职者难以满足职位的要求,造成用工缺口较大;第二,电子元器件与电子设备制造(维修)工人、专业电力设备检修工人、其它机械制造加工工人、机电产品装配工人等,平均月收入在2000至3000元之间,由于工作地点偏远、生产环境较差,很难吸引求职者选择就业。
曾祥春表示,在平时工作接触企业的过程中确实出现这种情况,有些岗位要求比较高,往往要求求职者有一定的经验,对于应届毕业生有难度,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例如台山、恩平等地的企业,他们开出的薪资不高,有的甚至还停留在几年前,加之工作环境不好,下班后也没有休闲娱乐场所,很难吸引人才。
最近,记者去过江门市内举办的招聘会,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焊工、制冷等技术岗位需求量大,而且月薪普遍在3000元到4000元左右,但这类岗位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以及技术要求,从企业反馈回来的信息却是要么就是没人问津,要么就不符合要求。
一位不愿具名的江门某学院副院长表示,从主客观原因看来,江门的高校以及中职院校的培养人才方向和模式都会主动地紧贴着社会的需要,因为学校必须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否则学校就没有生命力,“作为学校,我们也知道有些技术类岗位紧缺,例如焊工,学校也想过开设这方面的专业,我们也有相关的设备,但是担心开设之后没有学生愿意来读,现在的学生和家长一听到是焊工,掉头就走了。”
出路——学生和企业的心态都要摆正
曾祥春表示,现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学生在就业时不要一味地追求薪酬、地域等,如果现在找到一个自己觉得还算可以的企业就应该好好地去抓住。“应届毕业生有一个共同的缺陷是技术、经验都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毕业后的一二年都以学习为主。”
近来,高质量就业不断地被人们提起,曾祥春认为,目前国家并没有一个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但是我想,这个评价体系肯定也会包括这三条:一、去什么企业;二、在什么岗位;三、一年后你在该岗位上的发展空间如何;学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也可以从这几方面去考虑。”另外,他表示,每一个学生到了企业都需要一个磨合期,企业要把眼光放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