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唤起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热情,目前有两家高校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
●高校众创空间极大释放和整合了校内资源优势。
●高校众创空间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
黄河科技学院宽敞的创客工厂
创客空间的高校成长
11月2日,阳光温煦,深秋的风刮过,带来创客们创新的热情。在黄河科技学院创客工厂高大宽敞的车间里,学生们正在三五成群分专业进行实地操作练习。别致的展示板上,创客们写下了求助问题,希望能得到有益的回复。在展板前,“海阔天空”四个大字分外醒目。
“创客工厂包括实习车间、智创工坊、圆梦工坊、零件超市和5个创客工作室等不同的工作场地,是创客们实现自己创业梦想的出发地。”黄河科技学院大学科技园管委会主任蒋华勤介绍说,创客们可以在这里将自己的设想通过软件先设计出来,然后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做成成品,如果符合企业要求,之后就可以按订单流程生产了。
说话间,一位学校老师拿着设计出来的零件,告诉蒋华勤这是按照企业要求做出来的产品,再打磨打磨就能进入市场,“一个小小的配件可以卖到400多元。”
离创客工厂大楼不远,是黄河科技学院的众创咖啡,这里是创客们交流沟通创新灵感、路演项目以及投融资洽谈的好地方。相邻的是学校2014年建成的众创空间开放办公区,符合条件的创新团体可免费入驻。“入驻团队的数量每三个月更新一次,一年后,成长性团队可以搬入孵化器,得到更多支持。”蒋华勤说。
由于高校拥有得天独厚的科研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势,由其主办的众创空间注定与社会上的众创空间有着明显不同。很多高校的众创空间不是孤立的咖啡馆路演室,其概念更为广泛和体系化:黄河科技学院把创客工厂、创客咖啡和创客办公大楼合称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加速器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链条;而南阳理工学院则拥有自己的三融众创空间,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南阳创业学院、三融创业·投资主题咖啡区、公共服务区等四个功能。高校众创空间除了为创客们提供交流和服务之外,更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将现实和理想紧密结合起来,培训在校大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知识,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长远的专业服务。
实际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提出后,强烈激发了社会创新和创业的热情。河南省高校纷纷发挥科研和人才的优势,组建自己的科技园区和众创空间。2015年5月,黄河科技学院和黄淮学院两所高校的创客空间成为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目前还有6所高校正在申报省级众创空间。
我的未来不是梦
高校里的创新从来都是生机勃勃,萌芽不断。
今年4月份才入驻黄河科技学院众创空间的“嘉禾智慧”,是一家专门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合作,为农业提供产业链智能化服务的公司。主要管理团队的只有5个人,其中三人是黄河科技学院的教授,为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另外两人是刚大学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前不久这家小公司迎来了令人惊讶的战绩:参加了郑州市金水区“赢在未来”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奖,不仅得到了10万元的奖金,还得到了风投500万元的意向,目前投资方正在考察中。
公司联合创始人朱海洋很激动,原本公司搬到郑州只是为了开拓市场、技术更成熟一些,但没想到众创空间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一是众创空间管理方提供了强大的政策资源,很多国家和省里有关科技创新的政策扶持能够落实到位;二是有更多得到风投的机会;三是公司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因此更为远大和具体。“如果不是入驻众创空间,我们单是维持运营成本就相当高,更别提我们的技术能这么快得到提高了。”
河南圣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崔爱峰同样感慨,他们的主要技术是将秸秆转化成能源再利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遇到了技术瓶颈也遇到了发展方向的困惑。从延津县入驻众创空间后,在管理方的帮助下,思路更为开阔:“我们目前正在跟地方政府积极谈合作,希望能尽快进入推广阶段。”崔爱峰说。
可以肯定的是,在一定意义上,高校的众创空间为小微企业的成长带来了温暖备至的呵护:国家出台的政策解读和使用,免费办公场地和设备的提供,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法律和政策服务等等。它还让在校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空前高涨。
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3级龚雷锋团队,作品“组合式可转角爬壁机器人”斩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大赛的特等奖,不少投资机构与其接洽合作。龚雷锋认为目前的政策环境非常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而政府主导下的高校众创空间的出现,更是保障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利益。“大学生+孵化器的模式为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中的问题,我们提供技术,孵化器为我们寻找专业化的市场推广介质,双方协商分成,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
众创空间为高校带来了什么
与社会投资创办的众创空间相比,高校创办模式灵活,吸引入驻对象也有强烈的高校特色。
黄河科技学院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加速器共同组成完整创新体系,统称科技园。蒋华勤自豪地说,目前校方建设科技园已经投入约2000万元,郑州飞轮威尔事业有限公司刚刚融资了500万元,这让创新和创业者都备受鼓舞。
南阳理工学院的众创空间由学校提供场地,南阳理工学院毕业生创新创业促进会出资建设,二者联合走出了一条孵化园建设与运营的新模式。南阳理工学院毕业生创新创业促进会是由8名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发起成立的,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按照协议,促进会每年出资200万人民币,在南阳理工学院设立校友创新基金和校友创业基金,为南阳理工学院在校生及校友的科技发明创造和创意成果转化和创业项目孵化等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南阳理工学院三融众创空间管理负责人丁伟说。
高校众创空间吸引了大批创客们的高度关注。截至目前,黄河科技学院的众创空间入驻项目和团队70多家,其中80%来自于本校师生;孵化器中的小微企业45家,其中三分之二属于引进企业,而加速器已经有企业15家。南阳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目前入驻项目和团队已达104家,主要属于“生创师导”。显而易见,高校众创空间的活跃,为大学生创新就业创造了很多机会。
高校众创空间的成立,同时推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众创空间将创新创业的生活方式融入到了教育过程中。“真正把个人的成长、教育和创业全方位地结合起来,这个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推动的方面。”黄河科技学院院长杨雪梅说。
“最后一公里”仍需加速
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出台,支持科研人员、大学生和境外人才来华创业。
随之,河南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创业。“我省对创新创业有很多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有很明确的资金支持和补助、补贴,进入加速器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比如省里刚设立的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这都会极大地帮助创新企业飞速发展。”省科技厅中小企业处处长陶曼晞说。
高校与政府共建创新创业基地成为推崇的方式。郑州市与黄河科技学院学校共同建设“U创港”创新创业综合体,政府将支持200套人才公寓、划拨200亩土地作为产业园建设,并且每年投入200万元为创业项目和企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后续保障。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良好环境正在日渐形成。但如何全力打通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这依然需要重视和加快速度。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多所高校众创空间的负责人不约而同指出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快步伐,比如对于众创空间概念的理解还有些模糊,管理团队也更需要专业化和职业化;而众创空间的出现,也暴露出目前高校创新教育体系尚不完整,缺乏连贯性,应该把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和创客创新意识的培养融合起来。
“更重要的是,高校和地方政府合作黏合度不高。”蒋华勤认为,地方政府应该给予更有力的支持,无论是政策引导还是资金奖励。而另一位地方高校的有关负责人则认为,当地政府的配套措施没能及时出台,导致高校落实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无法操作,“这是目前我们非常着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