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曾几何时,政策扶持少、创业风险大、融资审批难等多重原因造就了一个并不舒适的创业环境。“老”创客们一路拼搏而来,创业的辛酸历程普遍指向了两个原因——创业门槛高、企业融资难。
如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席卷而来后,“新”创客们普遍的感受是,创业的门槛降低了,创业的环境好转了,政府给予的创业扶持政策在质与量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改变不仅发生在政府服务方面,源于民间的“众筹”融资模式也逐步向创客们抛出“绣球”。
●本版采写 南方日报记者 张西陆 朱伟良
为了给力大众创业,广州再度“放大招”,8月24日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增加我市小额(创业)担保贷款基金有关问题的请示》。
按照规定,广州的创业贷款担保基金总规模将从5000万元大增至2亿元。个人创业担保贷款的贷款金额已由最高额度10万元提高到20万元;贷款对象由就业困难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已扩大至广州市户籍城乡劳动者、符合规定的高校毕业生;贷款范围也将花都、番禺、从化和增城区一并纳入服务范围。
长期以来,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地方政府不断出台优惠政策。可那边厢,有意创业的大学生对好政策却一知半解,导致扶持政策“看得到难拿着”。
记者从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方面获悉,创业贷款申办工作待担保基金补充到位后即将重启,申办流程和填报表格都进行了简化处理,大大提高办事效率。
很快,小额担保贷款即将重装上阵。有大学生创业者建议,当前扶持资金仍存在“撒胡椒面”现象,不妨考虑重点帮扶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放大创业示范带动效应。
手续繁琐致“叫好不叫座”?今后简化申请流程
记者了解到,通过参加创业大赛而获得市场投资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数量并不多。以首届广州青年文化创意创业大赛为例,40多个项目虽然经受创业导师的考验,但是无法拿到投资。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学生沈慧设计的是星级酒家订餐创业项目,拿到大赛一等奖,但是创业导师认为其对消费群体的定位有待调整,因此没有投资。但是沈慧不死心,目前她和团队进驻了广州时代国际孵化基地,最近记者回访得知,她的团队正在边调整方案边游说市场资本。
像沈慧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为数不少,项目有一定的市场潜力,但是暂时寻求不到资本支持,他们希望这时候获得政府的帮扶。
事实上,广州自2012年开始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出台了多个补贴和申领程序政策。广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小额担保贷款从2003年开始发放,但开放给大学生贷款还是近几年的事情,最初是3万元,后来提高到8万元,最近又上升到10万元,今年力度再度加大到了20万元,并将范围扩大到在穗高校大学生。
但是,被称为“礼包”的小额担保贷款却少有毕业生申请。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共青团分市场服务中心的调查显示,申请贷款周期长将耗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宝贵时间和创业热情。
有大学生创业者告诉记者,此前曾经尝试过申请贷款,但是发现申请不算顺利,最短的“折腾”了4个月才拿到贷款,最长的甚至几乎申报了一年,这也致使不少创业者几乎停止对这笔贷款的“幻想”,而一部分申请不了贷款的初创者,创业团队捱不过一年时间。
对于创业者的诉求,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即将再度开启的小额创业担保贷款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办理流程做出简化。
一是,申领流程简化。新修订的担保贷款办理流程为:借款人自愿申请担保贷款人员认定—户籍所在街(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受理(高校毕业生应到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初审及认定—放贷银行受理贷款申请和核贷(含会同担保机构对申贷项目实地调查)。
从原来借款人向放贷银行申请贷款,必须经担保机构审批后才能受理,简化为借款人凭《广州市创业担保贷款人员认定表》即可前往放贷银行申请贷款。担保机构的审批与放贷银行受理、核贷并轨进行,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是填报表格简化。从前需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审核资料从原来借款人填报纸介质《广州市小额担保贷款申请书》(1式6份,6页/份)和提交相关证明原件及复印件,现将简化为借款人凭人社部门出具《广州市创业担保贷款人员认定表》(1式1份,1页/份)及相关材料即可向相关银行申请贷款。
政策资金更应“精准投放”不要“撒胡椒面”
多位青年创业者认为,大学生创业类型各异,不同项目、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也不同,相关部门不能简单制定扶持政策,而应分类施策,提升资金和政策的使用效率。
比如,不同类型创业项目扶持资金应有所区别。苗可在2013年和几个大学同学一起辞职下海,注册成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立志在新兴的互联网医疗康复领域打出一片天地。
在他看来,同样是免息贷款,对一个开网店的大学生来说,可能已经多了。但对一个从事设备制造的创业大学生来说,可能只是杯水车薪。通常来说,重资产型创业对资金的需求远大于轻资产型创业,建议相关部门在扶持资金上向重资产创业项目倾斜。
同时,多位创业大学生代表也建议,政策资金也可重点帮扶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放大创业示范带动效应。一家大学生创办的公司上市,其示范带动效果远远大于10个甚至100个创业项目。但是,当前扶持资金存在“撒胡椒面”现象,与其把10个一般项目扶持到10%,不如把一个优质项目扶持到100%。
针对大学生创业资金缺乏的普遍情况,国务院国资委商务发展中心广东管理办公室主任周甸斌建议,政府可搭建融资平台,在科学评估基础上提供资信担保,帮助创业大学生缓解资金压力。
再如,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创业项目的扶持政策应有所侧重。广州保炬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唐自力认为,手机APP等创意性创业,起步较快,但推广阶段面临资金、渠道等压力,而电子商务等创业项目对创新营销模式、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因此扶持政策也应有所侧重。
而且,大学生创业在孵化、起步、发展等不同阶段的需求不尽相同,各地还应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为创业团队提供更加细致、具体的指导,帮助他们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8月,南方人才杯第四届“赢在广州”大学生创业大赛专家评委会议顺利举办。历时4周,由创业投资、技术运营、人力资源等领域组成的行业精英和高校教授评审团“把脉”入围复赛的256个“在校组”创业项目和51个“社会组”创业项目。
通过查看本次参与复赛的项目策划书,广州艾思林柯咨询服务公司首席咨询顾问李俊亚发现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目前大学生创业对财务和资金的把握更多的是从感性出发,没有细致合理的精确预算,而对产品后期投入市场的风险预估也不够重视,预防风险的意识不强。
李俊亚说,对于初创型公司来说,前期会遇到较多问题和困难,公司应提前制定好预备方案,这样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才不会措手不及。针对经验不足这个劣势,李俊亚说到,在校大学生若想当创客,平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去大公司、企业参加实践,“多做实事,少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