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宜昌市夷陵区劳动就业管理局
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是就业之基。职业培训是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和稳定就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根本措施,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然要求。职业培训机制关系着职业培训的实施成效,现结合宜昌市夷陵区实际,就职业培训机制创新试作探讨。
一、基本情况
(一)培训管理。全区涉及职业培训工作,享受国家补贴政策的有人社、移民、农业、卫计、扶贫办、总工会等多个部门,其中以人社部门为主导。职业培训包涵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移民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企业新员工岗前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多个门类。
(二)培训主体。培训机构和企业是承担职业培训任务的主体。全区现有职业培训机构14家,数量居于全市第一,其中公共培训机构1家,民办培训机构13家。享受国家就业培训补贴政策的定点培训机构6家,其中民办定点培训机构5家。培训项目包括机械加工、汽车驾驶、叉车、装载机、挖掘机、服装缝纫、电氧焊、园林绿化、茶叶加工、中式烹调、美容师、保安等多个专业,年培训规模可达15000人,名列县市区前列。该区部分企业积极参与,自行组织或委托企业所属培训机构开展职工培训。
(三)培训组织。夷陵区不断完善职业培训组织体系,充分利用社会培训资源,激发调动社会培训活力,统筹全区职业培训工作。形成了以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龙头、乡镇人社中心为中枢,村(社区)平台为支点的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构筑了以公办培训机构为主导,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各俱特色、各显其能的培训阵地;构建了培训机构与乡镇、部门、企业联合,机构之间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培训格局。
(四)培训工作。培训机构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发展为目标,立足自身优势,把握社会需求,针对不同群体,注重宣传引导,组织多样培训,开辟培训市场,创新培训方式,规范培训管理,全区职业培训工作有序运行,成效显现。培训促就业稳就业、助创业带就业,服务地方发展的成效日益显现。近三年来,组织各类培训近3万人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18942人。
二、存在问题
(一)培训管理部门分割。各部门各自负责培训项目实施、培训机构选定、培训监管工作,培训对象有重合,培训补贴资金渠道不同,标准不一。部门之间没有建立联系协作机制,相互交流与合作不够、资源互补与共享不足。在同一部门内部,定点培训机构认定与管理、职业技能鉴定由人社部门职业能力建设科负责,而培训过程监管由就业部门负责,两者之间也存在脱节。这种各自发力、各自为阵的状态造成全区培训数据统计口径不一,培训资源分散,培训机构承担多头培训,劳动者参加多次培训,培训监管标准要求不一致,培训质量难保证,培训项目资金安全难保障。
(二)培训机构参差不齐。部分民办培训机构特别是非定点培训机构存在培训特色不强,实训能力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组织管理松散等问题,自身建设难以满足当前及今后培训工作的需要。其原因一方面因为部分培训机构理念有偏差,只顾经济利益赚补贴,做一天算一天。另一方面民办培训机构在建设投入上不能和公共培训机构一样享受国家资金扶持,部分机构虽有长远之念,但受资金因素制约,以已之力难以发展壮大。
(三)培训资源城乡不均。全区大部分培训机构分布在城区及中心乡镇,城镇劳动者参训具有便利优势,而培训重点人群农村劳动力却难以享受到城乡均等的培训服务。虽然各机构常常开展下乡培训,但难以覆盖到一些农村偏远山区,有些下乡培训无固定培训场地,实训设备,也影响了培训质量与效果。
(四)培训组织难度加大。全区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初高中未继续升学的新增劳动力逐渐减少,培训生源范围缩减。培训政策宣传、招生宣传未能做到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受社会重学历,轻技能氛围的影响,农村劳动力思想观念又相对落后,认为培训无关紧要不管用,浪费时间与金钱,参与培训的意愿不强。一些学时长的实用技能型专业如机械加工、叉车、挖掘机等专业补贴标准低,培训机构还要收取超出补贴标准外的费用,交通费、生活费也增加了学员的培训成本,影响了劳动力参训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培训职工力度不强。企业承担着职工培训的重要职责,但夷陵区许多企业因为技能人才培养观念不强和经济效益不佳等原因,只重招人用人,忽视一线职工的培训,特别是对于提取教育经费开展员工技能提升培训的积极性更是不高。同时,因为职业资格证书难以与职工切身利益挂钩,职工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也不强。我区企业职工培训机会少,技能人才总量少,高技能人才少,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
(六)培训效果不尽人意。部分培训机构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组织人员、轻需求调查,重理论、轻实训,重培训、轻技能鉴定与就业推荐,造成培训专业重复不对路,学员参训意愿不强,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培训后就业无保障,致使培训质量不过硬,培训就业率不高,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含金量缩水,权威性打折。另外,虽然不少企业组织开展了新员工岗前技能培训,但企业自身培训能力不强,存在以会代训、以工代训的随意性,仅为获取补贴而培训,对职工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提高促进作用不大。
三、对策建议
(一)整合资源,理顺培训体制。一方面,整合部门职能。建议将分散在各部门的职业培训项目归口到一个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组织实施,便于统筹全区培训规划,安排承训机构,统一培训资源数据库,统一资金列支渠道,统一补贴方式和标准,统一实施监管,既集中力量,又发挥各部门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使培训面向所有群体,涵盖各部门行业。人社部门内部将定点培训机构认定管理与培训过程监管职能合并,从而更有利于培训监管工作。另一方面,整合城乡资源。在加强各地人社中心服务平台建设,村极协理员队伍建设的同时,结合全区培训资源分布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乡镇,建立固定培训基地,方便农村劳动力就近培训,均衡城乡资源配置,形成上下贯通、遍及城乡、布局合理的培训组织体系。
(二)规范行为,加强培训管理。一是严格准入。制订结合本地实际的培训机构准入标准,提高门槛,对办学条件进行全面考察评估,分级分类确定培训资格,把好源头准入关。建立科学严密的培训实施绩效考评办法,实施动态管理,实行优胜劣汰,将滥竽充数,投机取巧、不作为者取消资质,扫地出门。二是严格鉴定。从理论和实操两方面进行严格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在社会上的权威性与含金量,使职业资格证书真正成为就业的“通行证”,起到对培训的引领作用。三是严格监管。同一部门牵头全区各类职业培训监管工作,由内部机构专门监管和相关部门交叉监管相结合。开发职业培训远程视频监管系统,运用“互联网+培训管理”的方式,进行全程管理与服务,逐步实行全区培训开班网上申报审批,培训检查网上适时查看,培训考勤指纹签到网上统计,培训补贴网上申报审核公示,后续服务网上跟踪,实现培训申报不出门,培训监管不出门、培训资金不出事的目标,确保培训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
(三)强化责任,发挥企业作用。企业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导企业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措施,强化企业在职工培训中的主体责任。俱备条件的企业可建立内部培训机构或部门,依托自身力量,贴近生产岗位,进行规范系统的覆盖职工职业生涯的全程培训,全面提升职工技能素质。企业实行培训准入、结业鉴定、凭证补贴制度。凡企业新进一线工人都要进行岗前就业技能培训,上好职业生涯的第一课,培训结业必须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凭证书等级给予相应补贴。同时,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并落实培训与技能人才评价、使用、晋升、待遇衔接等机制,提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如此才能使培训不是纸上谈兵,职业等级证书不沦为一纸空文。
(四)完善政策,加强培训扶持。一方面,调整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与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挂钩,体现不同等级的差别性,探索凭证补贴的新模式,变过程管理为结果管理。提高培训成本高的A类专业的补贴标准,对符合培训补贴对象的人员均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减少学员的培训成本。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也能享受补贴政策,培训补贴除以定点培训机构、企业为主体申报外,四类人员在非定点培训机构交费培训取得技能等级证书、行业操作证书后可直补给个人,扩大培训补贴范围。另一方面,实施激励政策。一视同仁对公办与民办定点培训机构建设给予一定的扶持,加大实训设备投入提高实训能力,组织教师轮训提高师资水平,对培训工作突出的民办机构给予一定的设备或资金奖励,扶持其做大做强,百花齐放更胜一支独秀。
(五)统筹引导,提升培训质量。统筹规划全区培训工作,引导培训机构立足自身优势,加强机构建设,走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如萧氏茶业技能培训学校要立足茶产业、农村实用技术方面做文章,湖北稻花香集团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中心围绕白酒酿造、包装、营销发力,并鼓励有实力与潜力的机构向培训中高级技能人才方向转型。培训要做到与劳动者意愿、市场用工需求、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就业引导推荐四项结合,与部门、行业、企业三方联合,不断扩大培训覆盖范围,拓展培训项目。推进各培训项目的结合,实行“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创业培训+电商培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创业培训”等多种模式,放大培训效益,培训综合性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大力推行校企业联合培训,引导自身培训能力不足的企业与培训机构和高技能人才机构合作,采取“培训机构集中理论培训+企业实训”的模式,培养储备企业技能人才。
(六)注重宣传,营造培训氛围。依托各部门区、乡镇、村三级组织网络,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微信平台,各部门大型活动,多途径、全方位宣传职业培训方针政策,将宣传的触角延伸到农村偏远贫困山区,打通政策宣传 “最后一公里”,做到宣传动员全覆盖。加强培训后续跟踪服务,技能人才关爱服务,定期举办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发现推介一批培训就业创业典型、技能人才典型,通过专刊、专访、巡讲、活动表彰等形式广泛宣传技能立业、成功创业的事迹,发挥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引导全社会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号召引导更多的劳动者参与职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