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唐红丽
近年来,国家多次强调,要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特别是,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同年,还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等等。国家的重视,使得整个职业教育系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春天。近日,记者就当前我国如何加快、加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等问题专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中心主任、研究员孙诚。
中国社会科学网:近日,刘延东在出席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闭幕式时强调,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您认为,什么样的现代职业教育才是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李克强总理多次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这样的创新、创业需求呼唤下,我国加快、加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何在?
孙诚:在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黄金期。我认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应该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体现以人为本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努力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的终身学习机会;拥有一个开放性和包容性凸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信息化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通过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更高效的服务于学校、学生和社会,并面向世界开放。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战略选择。这是因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增强,需要拥有大量素质高、适应性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统观全局,加快、加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现在,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术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我们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社会科学网:20世纪末,中国职业教育开始飞速发展。经过近20年的积累,成绩不少,但仍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使得职业教育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您认为,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和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和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标有何影响?
孙诚: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也是影响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标的“瓶颈”。
一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尚未能满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基础能力薄弱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扭转,多数职业学校投入严重不足,普遍存在设施设备陈旧、实习实训基地紧缺、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和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另外,教学资源投放不合理,教育不公。教育行政部门在投放教育资源时,习惯于厚此薄彼,热衷于建设示范专业、示范实训基地、示范学校,急于建设职教中心等政绩工程。职业学校之间、各地区之间学生拥有的教学资源不平均,制约了职业教育整体发展。
二是,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但报考人数持续下滑,招生形势不容乐观。当前职业教育生源形势不容乐观;职业院校扩大招生自主权进展缓慢;按类招生有待落实、单独招生不够;需进一步调整招生政策,规范招生秩序,取消按批次招生,进一步扩大招生对象。
三是,专业标准化建设有待深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就业难与用工荒同时出现,一方面有人无岗,另一方面却又有岗无人。究其原因,在于专业教学标准科学性不足,没有把握好专业结构调整超前性、及时性、全面性、开放性,标准执行力度不够,缺乏动态调整机制,造成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出现供需结构性矛盾。
四是,职业教育的多头管理体制下,办学效益低下现象凸显。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中等职业学校范畴内的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等由教育部门管理,技工学校由劳动部门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职业教育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资源分散、效益低下等问题十分突出。管理部门不同,造成许多政策不同,进而引发了资源分散、效率低下等问题。不同部门管理的职业学校级别和拨付经费标准不同,教师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定标准不同,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工作身份和待遇不同,就业情况也不同,同类学校由于政策不同,产生了许多矛盾。同时,还出现了重复办学、学校整合难、教育资源浪费、招生政策上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职业学校招生不正常竞争等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网:应当说,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您认为,当下,国家和社会需要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哪些机遇?未来,应如何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使其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为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孙诚:6月29日,张德江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这是职业教育法施行16年开展的第一次执法检查。这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指明了方向,树立了信心。未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第一,尽快修订《职业教育法》。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法》是1996年颁布的,这16年间,世界和我国的社会经济格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要求也有许多新变化,法律条文所涉部分内容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要求,急需修改、补充和完善。
第二,继续增加教育投入总量,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在各类教育中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作为优先方向,使用财政拨款公式科学合理确定政府拨款数量,将政府专项拨款与实现社会目标结合起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发达国家2011年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平均已经达到5.7%,我国到2012年才仅为4.28%,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要逐步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提高到5%甚至以上,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经费保障。
第三,构建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机制,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我国应该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战略规划和制度设计、行业人才需求预测、行业人才标准制定中的作用;让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基地建设、师资培训过程;让行业企业在影响职业教育、满足产业需求的过程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第四,通过招生制度改革,扩大招生自主权,稳定职教规模,调整招生结构,扩大服务对象领域。需要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真正落实“管、办、评”分离,落实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调动学校建设及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打破职业教育地域、计划、生源对象限制,实现多元录取,真正落实职业教育面向人人。
第五,加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监管体系建设。建立职业教育质量监管体系成为世界职业教育新的发展趋势。澳大利亚和英国都通过立法设立了监管机构,澳大利亚实行两级监管,监管机构对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监管。英国实行三级监管,监管机构对颁证机构进行监管,颁证机构对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监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建立专业队伍加强职业教育质量督导评估,不断完善职业院校设置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教育教师标准和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等基本标准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第三方评估力量,开展职业教育系统监测评价,赋予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的更多职能。
中国社会科学网:据您所知,在发挥在那现代职业教育方面,国外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孙诚:一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开展学徒制试点。经济危机导致许多发达国家青年人失业率上升,而在以学徒制为主导的德国等国青年人失业率则很低,学徒制对减少青年人失业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欧盟及国际组织大力推广学徒制培养模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鼓励各国行业企业与职业学校开展合作。学徒制最大的优势是在真实的产业环境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通用能力,减少技能供需不匹配,促进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顺利过渡。
二是,探索建立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根据教育与劳动部门主导不同职业教育培训的国情,建立涵盖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两个序列的职业教育资格框架,以义务教育后为起点级一直延伸到博士学位层次,制定国家职业教育分级标准,明确定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将由劳动部门主导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造成8级技能证书体系,建立与学历职业教育的相对应关系,将技师和高级技师技术职称从框架中剥离出去,纳入技术职称序列,加强课程单元化学分化建设,增加成人学习的弹性,推动终身教育发展。
三是,建立有助于实现社会目标的专项拨款制度。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适应调结构保增长的需要,也是改善民生促进公平的重要维度。德国和美国联邦政府都非常注重发挥专项拨款的作用,美国《职业教育法》规定提高对高辍学率和高失业地区的拨款比例。我国职业教育困难弱势群体生源占到80%以上,坚持兜底线思维,专项拨款要用于建立学生资助体系,实施免费或低费政策,发展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职业教育。
四是,服务区域发展,提高创收能力。鼓励职业院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联合应用研究项目或委托研究项目,形成长期稳定的发展合作伙伴关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服务,不断提升职业院校创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