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最新报告——《互联网时代的就业重构:互联网对中国社会就业影响的三大趋势》,报告显示,互联网时代下的就业呈现出3个新的发展趋势,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创业门槛大大降低,“创业式就业”快速发展,已成热潮。
报告认为,互联网不仅以全新的形式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就业结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带来更加多元化的就业方式,改变了人才素质要求。总体来说,互联网时代下的就业呈现出三大新的发展趋势:互联网行业的平台效应愈加明显,在其生态圈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平台型就业”逐渐浮现,同时“创业式就业”热潮快速发展;互联网行业人才呈现“两低一高”特征,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人才跨界流动。
2014年创造170万就业机会互联网行业规模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报告显示,互联网行业经济规模在2011年—2014年间维持了50%的平均复合增长率,2014年已经达到8700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1.4%。2014年互联网行业在中国直接创造了约170万个就业机会,预计到2020年有望直接为350万人带来就业机会。究其原因,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徐瑞廷解释,首先是受网民规模的增长和互联网消费习惯日渐形成的影响。其次,互联网企业的业务范围由原来传统的互联网业务,逐步渗透至线下的行业,而追求产品、服务的过程中,必然带来职能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从而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与传统就业市场不同的是,技术和运营类人才是目前互联网行业的紧缺人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徐瑞廷说:“互联网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行业,每个重大互联网技术进步都带来新的业务发展,甚至颠覆原有的商业模式,技术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任何创新模式的落地都需要技术支持才得以实现,因此产生了源源不断的技术开发人才需求。”徐瑞廷以阿里巴巴为例,仅从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来看,在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直接服务于淘宝业务单元的工作岗位不足5000个。但把眼光放宽至整个生态圈可以看到,淘宝平台带来超过1000万个就业机会。首先,借助淘宝平台,众多个人通过自开网店实现了就业。据中国就业促进会2014年2月发布的报告,淘宝在报告调查期间共有339.71万家活跃网店,若按平均每个网店雇佣员工数2.55人计算,淘宝平台创造了866.22万个就业机会。在此基础之上,被调查网店中有30.7%在未来一年有扩招计划,平均每个网店计划招工3人。以此推算,淘宝平台在未来一年还将再增加313万个新的就业机会。
此外,围绕300多万家活跃网店,从网店经营到物流配送,以及为平台运营提供网络基础设施,淘宝平台衍生出一个完整的生态圈。这当中有根据淘宝网店发展需求不断细分的新行业,如淘女郎、网店代运营、网店装修等,也有从淘宝平台的发展中获得新发展机遇的传统行业——快递业便是其中代表。在徐瑞廷看来:“从生态圈的角度出发,淘宝平台撬动了上千万个就业机会。”
“平台型就业”和“创业型就业”
报告也显示,互联网行业对就业的影响还在于就业方式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就业呈现出“平台型就业”和“创业型就业”两种趋势。
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认为,“平台型就业”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平台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基础设施,可以支撑每一个个体不依赖于组织就可以解决就业问题,“以阿里巴巴为例,我们创造了B2B平台,小企业即使参加不了广交会,也可以把商品卖给全世界。一个淘宝的店主在现实中开不了店,但轻轻松松可以天天跟消费者叫"亲"。阿里从第一天起到现在一直没变过,我们是服务于年轻人,服务于小微企业,服务于创业者,让他们更好的创业创新创造。但是不是有人能够利用好这个平台,这是我们今天要再一次加大力度呼吁的。淘宝那么多店里面,大学生开的网店吸纳的就业数占整个网店就业数的60%,他们有更强的能力建立一种基于互联网创业成功的概念,而且可以吸纳更多就业人数。所以,在年轻人里面更要呼吁大学生群体不等不靠不要,去发挥自己的梦想,发挥自己的智慧,去做好创业工作。”
“创业式就业”热潮也在快速发展,报告显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创业门槛大大降低。
在基础设施上,公有云服务的出现提供了极具延展性和灵活性的基础设施。对于初创团队,云计算即付即用模式,避免一次性的大投入,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创业成本。此外,伴随用户量的激增,企业可以很方便地扩展计算和存储资源,降低了过度投资的风险与系统管理的麻烦。
金建杭举例:“16年前阿里刚创业的时候是50万元人民币起步,我们不敢去租办公楼,只好在马云家里创业,我们也付不起高工资,每人每月只拿500元生活费。尽管很节约,50万元也就支撑了8个月,因为大部分钱都要去买服务器、租带宽。年底一算,也只不过服务了8万用户。1999年,一个创业者要花这么多钱,才能去启动一个网站。今天云计算的出现,很多阿里云的客户每月只花100元不到,便能轻松服务上千万用户。因为云计算大大降低了创业门槛,让很多年轻人考虑就业和创业的时候,可以不再拼爹、拼关系、拼金钱,而是拼梦想、拼智慧、拼团队,拼的是能不能做好服务和用户体验,这是平台型就业最核心的元素。”
互联网创业需政府更多扶持报告认为,“平台型就业”和“创业式就业”新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解决就业的压力,但同时,也对政府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尽管创业门槛降低,创业企业要存活并发展仍面临很多挑战,政府应建立更为完善的扶持体系,为初创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指导。其次,不同就业方式的出现对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以确保对自由工作者群体和创业群体的覆盖率。再次,需要更好地引导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贴近市场需求,不断满足变化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