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创业

大学生创业PK就业,创业竟“完胜”(图)
发布时间:2015-08-03 16:16 作者:LUPA

来源: 新闻晨报(上海)

 

  大学生创业在当今社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走出象牙塔的学生个个以创业者的姿态参与到市场浪潮的搏击中,随着国家在政策方面对大学生创业的倾斜,使其发展道路越来越宽,很多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者脱颖而出。那么,创业与受雇全职工作相比,其毕业生就业质量有何差异?创业PK就业?孰胜孰劣?

毕业半年:自主创业群体满意度更高

据《2015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就业满意度大PK自主创业群体出现“双高”。麦可思研究发现,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群体平均月收入与就业现状满意度,均高于受雇全职工作群体。其中,自主创业的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4895元与4349元,分别高出受雇全职工作的本科(3756元)和高职高专毕业生(3167元)1139元与1182元。

从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区间分布我们发现,自主创业高收入群体比例明显高于受雇全职工作群体,低收入群体比例较低。其中,本科毕业自主创业群体月收入区间分布在“5000- 6000 元”(19.1%)及“6000 元以上”(26.6%)的比例,分别高出受雇全职工作群体8.6 个百分点与17.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自主创业群体月收入区间分布在“5000元以上”的比例为37.6%,高出受雇全职工作群体26.5 个百分点。

并且,从就业满意度来看,自主创业群体也存在明显优势。《2015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为80%与77%,均高出受雇全职工作的本科(62%)和高职高专毕业生(59%)18 个百分点。

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群体“完胜”

自主创业群体与受雇全职工作群体收入差距拉大

毕业半年后,创业群体收入及就业满意度优势明显,那么毕业三年后,又会呈现出怎样的差异?麦可思研究发现,三年后创业群体优势延续。2011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群体平均月收入涨幅及月收入,均高于受雇全职工作群体。两群体的平均月收入差距拉大。

具体来看,2011 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群体的月收入涨幅分别为56.9% 与50.2%,均高于受雇全职工作群体的月收入涨幅(本科为49.6%,高职高专为46.4%)。最终,2011 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群体的平均月收入达到9040元与7292元,分别高出受雇全职工作的本科(6050元)和高职高专毕业生(4588元)2990元与2704 元。

创业群体对就业现状更满意

即便三年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均有所下降,但自主创业群体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依然高于受雇全职工作群体。

这或许与收入相对较高有关,也可能与工作心态和生活状态有关。

自主创业群体超三成月收入逾万

麦可思对2011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群体的平均月收入分析还发现,月收入逾万元者不在少数。调查显示,2011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群体的平均月收入区间分布,在“10000元及以上”的比例均最高,分别为39.5%与31.2%。而对比明显的是,受雇全职工作的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在万元以上的比例分别仅为13.5%和4.1%。

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毕业后自主创业群体的发展后劲更加凸显。不过,虽然从半年后和三年后来看,创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都相对更高。

[现状分析] 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和劣势明显,须谨慎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但其实,大学生创业成功非易事,不能一味地鼓励所有学生刚毕业就去创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也在积极培养学生评估风险的意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理性创业。

大学生创业优势是:一是具有创业的朝气与活力;二是理论和技术优势;三是具有创新精神; 四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

不过,大学生创业劣势也很明显。一是心理准备不够充分,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二是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的缺乏;三是对创业理解不够彻底。现在的投资人看重的是你的创业计划真正的技术含量有多高,在大多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以及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大;四是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大学生很乐于向投资人谈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0905698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58号    Copyright © 2009-2021 LUPA
用户名:
登陆密码:
已登录成功

选择文件


点此下载模板>>

登陆失败
请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