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创业

四川农民工返乡创业“冷热参半”
发布时间:2015-07-07 14:09 作者:LUPA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如今,农民工就业已出现了新情况,一些经过进城打工磨练,在技术、资金等方面有所积累的农民工陆续走上了返乡创业之路,据统计,这部分人群在全国已有200万人左右。

  近日,国务院出台意见,首次将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新动能”,纳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中统筹考虑。四川省作为劳务转移输出大省,农民工创业潜力巨大,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该省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数分别为5.8万人、4.5万人,虽未出现明显增长,但总量依旧十分可观。

 

 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如何?近日,《工人日报》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基于多种因素影响,以农民工创业者为主的“归雁”群体如今各有不同,有人半路折戟难为系,有人生意红火发展快,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出“冷热参半”的特点。

  声势浩大的农民工创业园遇冷

  创业园区是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载体,四川省已探索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多年,但就目前而言,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据不完全统计,该省各地共建有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17个,但大部分处于入驻率低、空置率高的尴尬状态,其中宜宾、泸州、自贡、乐山和成都的8家创业(孵化)园入驻农民工创业企业均未达到设计容量的20%。

  2009年成立的四川自贡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是该省首个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分为土柱村、大唐山村、大山村三大组成部分,分别称之为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创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和商贸物流园,总计可容纳1.5万名农民工创业。然而6年过去了,创业园里的25家农家乐、8家加工企业和上千商户发展经营情况不容乐观,计划的1.5万岗位带动未实现一半。

  记者了解到,四川农民工创业园区遇冷问题并非个例,部分园区的没落之势十分显见。位于成都市金堂县竹篙镇的回乡创业园,曾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工创业示范园”,截至目前入驻的企业数量已从最初的42家减少至38家,而泸州、乐山两地也已开始了将农民工创业园与(青年)大学生创业的整合。

  “项目规划和布局同质化,政策扶持落地存在困难,这些都是制约农民工创业园区发展的共性问题。”有相关人士认为,由于资金有限、技术能力水平低,返乡农民工抵抗创业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经营陷入困境绝大多数将难以为继,创业园区当前的遇冷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创业孵化体系未与当地产业实际和农民工创业特点吻合。

  接地气的小创业项目发展火热

  与创业园遇冷的故事不同,一些返乡创业农民工在接地气的小创业项目中赢得了自信。47岁的唐晓辉自2013年回到遂宁老家后,在遂宁市总工会的帮助扶持下支起了一家不足30平方米的面馆,两年多的时间,面馆生意持续红火,在当地形成自我品牌影响力后,还相继开设了两家分店。

  厨房比用餐区宽敞,面馆操作台临街设置,价格经济分量实惠……这是唐晓辉简单清晰的面馆管理和经营思路,她告诉记者,这些想法和理念都是自己多年在外打工奔波中逐渐形成的,但面馆能够开张且快速发展,遂宁市总工会的帮扶功不可没,“在最初缺钱时提供小额借款,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开展创业培训,这些都对我形成了很大的帮助。”如今,唐晓辉的面馆总店正在进行店面扩大,装修后她还要面向农民工群体招聘10名店员。

  记者了解到,在遂宁,像唐晓辉一样从事小创业项目的返乡农民工创业者大约有300多户,目前均发展良好。“我们的定位就是有针对性地援助小型创业项目,让创业者之间以差异化、互补化的形式存在,而非同质化竞争。”遂宁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何春林讲述了他们对于返乡创业者的扶持思路。“一方面我们对创业者提供借款而非贷款,另一方面指派专人进行跟踪式指导与创业帮扶,这样的模式对于创业者而言十分受用。”据何春林介绍,尽管他们现在的创业扶持集中在面馆、菜店、粉刷店等小型创业项目上,但创业者在发展壮大后依旧可以找到上升通道,遂宁市总工会每年通过筛选,锁定4至6户创业者与政府进行项目对接,为创业者营造平稳逐级发展的良好氛围。

  扶上马送一程 , 也要正视失败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尽管返乡创业农民工有一定见识和原始积累,但家门口的谋生之路仍面临诸多困难,在创业环境不佳、培训和资金缺乏的现实面前,能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因此,部分相关人士认为,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实现“归雁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既要扶上马、送一程,同时也要拿出道德和政策两方面的宽容度。

  一个发生在成都金堂县的农民工创业带头人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孙成刚是金堂县又新镇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带头人,2008年带着自学的甲鱼养殖技术回乡进行中华鳖养殖,同时组建返乡农民工甲鱼养殖协会,带领邻里乡亲共同致富。创业之初,还享受到金堂县总工会的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支持,期间政府还指定专家进行创业和技术指导,按照中华鳖的5年养殖周期,到2013年时养殖基地可实现超过300万元的年产值,人均增收可达万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生产养殖的丰收之年,金堂县遭遇了“7·12”特大洪灾,孙成刚的甲鱼养殖基地被冲毁,本来可以进入市场的成熟甲鱼连带幼苗一并消失于“汪洋”。遭此重创后,孙成刚的创业之路进入绝境,始终难有重振之力。据了解,舍弃甲鱼养殖后的孙成刚,现勉强维持一家成衣厂,始终游走在亏损与保本之间。

  “针对孙成刚的情况,我们探索建立了工会创业保险制度,但对孙成刚而言,也只能是杯水车薪。”金堂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返乡农民工创业集中在现代农业发展领域,抵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弱,政府出台的部分扶持政策与创业者实际需求仍存在很大差距。

  “对于农民工创业而言,政府既要扶持,同时也要正视失败的存在,并给予农民工二次创业的机会。”有专家认为,扶持农民工创业是惠民生的大事,政府出台的配套政策必须扎实落地,同时主动指导和对接农民工的创业梦想,让农民工切实看到实实在在的动力和前景。

 
责任编辑:杨欧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0905698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58号    Copyright © 2009-2021 LUPA
用户名:
登陆密码:
已登录成功

选择文件


点此下载模板>>

登陆失败
请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