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创业

别把智能当噱头:扒开智能水杯的外衣
发布时间:2015-06-23 11:04 作者:LUPA

来源:新浪专栏·创事记

  文/可恶的BAT 微信公众号:spnews

  在这个无处不智能,无物不能智能的年代,越来越多的传统事物被贴上了智能的标签。从耳熟能详的智能手环,到形势大好的智能自行车,科技界的一场智能浪潮早已蔓延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就从智能水杯说起,在智能的外衣下现实与概念的距离还有多远。

  从月初肾结石突发开始,笔者便对智能水杯关注有加,并尝试购买了数款产品。原希望所谓的智能水杯,能够让我享受到科技的福祉,并借此改善极度不规律的生活习惯,然而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智能水杯便从新鲜期跌入了厌恶的深谷。市场上的智能产品早已形形色色,却为何连简单的水杯,体验都能如此之差?

  概念营销还是满足刚需?

  很多智能水杯都是从众筹开始的,为了吸引眼球,往往从中国的水资源现状开始说起,而后把笔锋转到喝水的重要性上,最后杯子本身的人性化设计、智能元素等成为亮眼的卖点。从众筹开始,智能水杯就早已暴露出营销的本性,喝水是刚需但和水杯无关。

  而把视角放到产品身上,问题却更加明显。一般来讲,智能水杯的宣传路线有两条,一是突出对饮水数据的跟踪,一是强调杯子的场景应用。那么,我们就先谈一谈数据跟踪。几乎所有的智能产品都学会了利用数据讲故事,智能水杯亦是如此,但监控的数据无外乎容量和温度,服务则是利用相应的APP提供饮水提醒和相关建议。从实际体验来看,温度检测功能形同鸡肋,没有人会在意水的具体温度,除非有特殊需要。而在目前智能硬件数据共享并未解决,在不知道用户具体运动量、详细的生理数据的情况下,饮水建议并无太多实用之处。

  当数据没有价值的时候,场景应用便显得更加单薄。有些产品加入了社交功能,比如情侣之间和饮水提醒,有些产品意在增加产品本身的趣味性,比如手势感应和暖手功能。但随之而来的便是,杯子本身附带太多的电子器件,使得在防漏水上打了折扣。看似有趣的功能,却无形中增加了水杯的功耗问题,有些水杯甚至要经常充电。这便和智能硬件的初衷相勃,原本为了让生活更加方便,遗憾的是智能手环等束缚了双手,智能水杯又让饮水变得如此繁琐。

  对于不少智能硬件创业者而言,前期缺少相应的市场调查,在脑海中意淫一个用户刚需出来,再借助众筹等渠道成功钓到一些科技发烧友,产品便由此走向了市场。目前的智能水杯仍然活在概念里,当“骗子”日益增多,“傻子”却逐渐清醒的时候,它还能存活多久呢?

  虚高的定价和错位的市场

  作为生活必需品,普通的水杯在售价上多是平民路线,即使是高档的保温杯价格也不过在300左右。然而,当水杯被赋予智能的含义,价格却径直攀升到了高档的层次,299元,399元,甚至669元。

  智能手环刚刚兴起的时候,国内的创业者也纷纷把价格定在了六七百元的价位上,理由在于研发、渠道、人力以及推广的高成本,以及高大上的概念所带来的溢价。当小米手环杀进来的时候,这个领域的定价策略才趋于理性。而今智能水杯再次承袭了手环的定价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借助概念溢价的思路,也由此决定了其所能覆盖的市场范围。

  众筹渠道决定了智能水杯的受众范围,花哨而积累的功能也将人群再次细化,于是乎科技发烧友成了智能水杯的主要用户。在智能水杯大规模爆发之前,不少产品的目的就是在吸引尝鲜的人群,甚至是有着投机的嫌疑。举个例子来讲,通过众筹和电商渠道,售价在500元左右的产品,总成本不超过300元,如果能达到一万的销量,对于一个创业团队来说,这些利润已经足够了。智能手环的奇变证明了只有竞品爆发才会诞生良品的道理,智能水杯显然还有一段路要走,漫长的潜伏期直接造成了智能水杯市场的错位。

  对于年轻人而言,智能不过是一个噱头,真正吸引他们的还是外观设计,这也就让智能水杯颜值远高于实质成了必然。但智能水杯的真正需求者绝非是追求时尚的年轻人群,对饮水有强烈需求的病人、注重养生之道的老人,以及新陈代谢旺盛的儿童或许更需要智能水杯,但定价和繁杂的功能设计直接将这些利基市场拒之门外。在商机和利润的刺激下,智能水杯已经和它的应需市场相离甚远。

  投机行为和草莽创业

  智能硬件的创业者手环类产品食之无味之后,正把方向瞄向更多的领域,智能水杯不过是其中之一。但这一简单的产品却暴露了不少创业者的投机心理,也反映了草莽创业的现状。

  几乎没有人不把智能硬件看做是风口上的猪,从2013年中旬便开始了智能硬件的创业大潮。可笑的是,总有一些人把创业放在嘴边,想方设法从BAT之类的互联网公司忽悠来一帮人,组成一个懂技术会营销并擅长运营的团队。而在产品上要么从当前最火热的产品入手,要么进行头脑风暴创造出一个伪需求的智能产品。毕竟只要故事足够好,便会有投资人为之买账,而后通过互联网思维进行品牌营销。虽然99%的智能硬件公司都不盈利,却引得了投资人的偏爱。人傻、钱多、速来,到底多少创业者抱有投机的心理,没人愿意承认,但从产品上看的出来。

  2013年的智能硬件创业潮,除了创业者的兴奋,投资者也进入了高潮,几乎每个智能硬件公司都拿到了百万乃至千万的A轮融资。当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智能硬件的大坑之后,很多创业公司的B轮遥遥无期,于是乎便开始寻找新的产品线,很多做智能手环的公司都去做了智能秤等产品。或者是改头换面从头再来,重组成新的团队,打造出新的产品,比如智能水杯。以智能水杯为例,虽然智能硬件的余火仍在,却并未从中看到做产品的诚意,不知道这些团队在炮制产品之前做了哪些调查,对产品本身有多少实用的创新。

  这是一个黑白分明的社会,草莽可以成功,但90%都死在了创业的路上,但愿智能硬件创业者能早日走出草莽的阴影。

  扒开智能的外衣,智能硬件产品还剩下多少真材实料呢。这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创业时代,可不用心做产品,不真正从用户的需求着手,所谓的智能硬件永远都只是故事的主角,和消费者无关。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0905698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58号    Copyright © 2009-2021 LUPA
用户名:
登陆密码:
已登录成功

选择文件


点此下载模板>>

登陆失败
请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