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注:最近看到好几篇谈论国内创业地标的文章,有赞赏之声亦有批判之音,其中好几篇提到杭州的,却无不充盈着溢美之词。但杭州是否真能盛名之下其实相副呢?浙大老师张旭良一篇良文,带你了解:西湖初荷,青山妩媚下,杭州离硅谷要拨开几层雾。
以下为张旭良向猎云网的独家投稿,部分有删改,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为久居杭州十余年,求学、工作、创业于此的新杭州人,因为此前工作关系,曾经较为深度的介入“创业杭州”中的各方面人与事。不能说非常充分而全面,但是至少可以提供一个剖面解读,希望可以给各位有一点点启发。以下本人将试着扒一扒杭州这座创业新都的7年之痒,时间跨度为2008年~2015年5月,分析维度则从阿里系,浙大系,风险投资,创业环境等四个角度回顾,以资借鉴于今。
(本文不涉及任何具体个人,提及一些单位和部门,仅作学术回顾之用,特此声明)
BAT三皇:百度,阿里巴巴,腾讯
中国高校三强: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中国创业四极:北京,上海,深圳,杭州
阿里系:其实我不熟,信息来源于二度三度和小道
作为BAT三皇之一,阿里系之于杭州互联网创业的影响,意义深远。可以说,阿里系凭借一己之力,把杭州这座城市,拉到了中国创业四极之一的地位。迄今为止,百度、腾讯已经都在杭州设立了分支机构,再加上早就被吸引而来的网易等泛互联网公司,已是明证。
但是凡事亦有两面,阿里在杭州的多年独大,也使得早些年杭州的互联网产业气氛,略显“寄生”之态。在流量为王的前pc互联网时代,很多杭州产业公司寄生于阿里巴巴庞大体系之下,虽然相安无事却也波澜不惊。
此处提及一个有趣的往事,相对于BT对于离职员工,或隐或现的宽容帮带,早期阿里在很长时间里是不太扶持“阿里系创业”。这一点在很长时间内都引人费解,也许唯一可以解释的可能性,是因为阿里强势文化价值观所必须有的一个姿态吧。
这一状况的改变,源于近几年去中心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阿里在美国上市前一系列堪称教科书般经典的投资并购手法,让他们得以更好的看到朋友与敌人,阵营与势力范围的边界。而一些阿里高层离职后,对于阿里系离职员工的投资支持,成功案例不断涌现,如某打车软件,如某理财产品等等,都获得了投资界和用户层面的良好反馈,也让阿里反思良多。因此采取招安而非绞杀的手段,无疑变成一种更加合理而正确的做法。随着阿里生态系统说被提升到公关部的重要指标之一,阿里蜕变后的王者气度,终于给了杭州互联网已新的发展机会。
到今年5月,很多阿里高管的股票将解套,很多人离职二次创业,各大风投公司一直看好阿里离职员工(据说一般只需M4或者P8级别以上)的再创业,几百上千万的天使投资都是很简单的事情。
堵不如顺势而为,据说阿里最近正在牵头成立不同于原来阿里资本架构的新投资公司,操作方式会有很多迥异于阿里以往做法。此外这次主导此事的阿里高管,级别也非同一般,我们可以期待一下。
但是阿里系创业也有一些通病,这里只简单聊几句。类比仙童之于硅谷的影响,阿里之于杭州的重大价值也当仁不让。但是这二者在本质上又有所不同,仙童“叛将”对于硅谷的创新演进是递进式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个人电脑—软件—互联网——,而阿里系干将至少目前看来大都是基于电商思路的横向品类突破,目前尚颠覆式爆款。
阿里在三皇里面最被推崇的是其运营能力,而很多人似乎早已忘记当年阿里草创之时无比强悍的地推团队,只记得现在淘小二们精细化的互联网端运营。而老阿里的这点优势,在目前的O2O风口会开出怎样的繁花呢?也许我们在2015年可以有更多期待,是在这个方面。当阿里的离职员工走出阿里的阴影,成就一家独特公司的时候,也将是阿里真正伟大之时。希望这样的公司会诞生在杭州,也许说不准现在它就已在杭州的某个小房间里面成立了呢。
浙大系:因为爱之深,所以责之切
作为杭州创业界的双子星之一,浙大系创业在杭州一直久负盛名(比如某些地产公司,一些制造型公司),直到前几年被阿里系遮蔽了荣光。这几年凭借多位浙大人的创业成功卷土重来,但这样的根由似乎又与浙大母体并没什么直接瓜葛。
很多人,包括浙大自己也老把自己类比斯坦福大学,但是目前只浙大似乎只是做到了学术上的“东方剑桥”,却远不够格于创业上的“东方斯坦福”。
本人在浙大学习、工作多年,对于浙大感情很深,却又怒其不争。浙大远离政治中心,学术成就排名也已超越北青多年,但气度格局却依然远远不及人家。在杭州逐步成长为“中国硅谷”的时候,错失了很多良机,并没太深度介入,实在可惜。
浙大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等浙大王牌学院,在创业杭州的大潮中各自为营。虽然各自表现突出,却始终因为缺乏更高层面的“顶层设计”,浙大的创业配套资源并没得到强力整合。这几年先后成立的所谓产学研基地,创新机构,都因为缺少这一步打通,而流于形势,作为有限。
当年,浙大曾有某院级领导建言学校,整合浙大多方资源,开拓综合的高校创业示范区(从人才培养,创业实践,学术跟踪等等,绝不是那些所谓的大学创业园区那一套东西)。可浙大高层也许是出于均势平衡的影响,考虑良久还是未予通过。任由浙大五大校区那么多教室,办公室,空置多年积满灰尘,也不愿或说无魄力去拿出2~3层楼做一个试点,哪怕一年半载都不愿尝试,遑论其他。
这是5年前的事情,在此回顾并不针对任何人与事,当年的局限性谁都难免,谁都无法保证那个方案如果真的做了,是否会成为全国高校的一个成功典范,还是又一个笑柄。我之所以写出来,只是想感叹当年斯坦福大学能够做出那样伟大的实践第一步,确实不易,只有亲历者遇挫才能真正体会之。
浙大在骨子里就不是一所“创业型大学”,当然全中国大陆各大高校这些年几乎就不曾有过(香港前几年出现过,深圳前几年曾有一所可惜昙花一现)。创业者初心应当是一种执念,是一种追求卓越与超越的内在精神。浙大校训“求是”,本就包含“创新求索真理”之内涵,对于个人犹可为,对于组织却确实很难。
记得有一年,哈佛商学院派出20多位创业方面资深教授(几乎是全院师资倾巢而出),调研中国的创业公司,杭州是仅有的二站之一(另外一站是北京),浙大作为接待方全程安排。其中有一场企业家对话,按出场企业的名单,已经堪称当时杭州乃至江浙的顶配级公司(阿里巴巴是单独参观园区+马云亲自演讲对话)。就我现场感受,美国教授对在场的二家公司表现了极大热情:一家现在中国人都知道的公司,是因为它独有的混合制经济所有制吸引(这是美国那样的国度不可能出现的);另外一家是因为其产品的文化属性,让各位美国教授对于中国是否有机会产出奢侈品品牌,反馈全世界备感兴趣。当然,事后私聊的时候,好几位哈佛教授也不忘吐槽下北京之行的行程和对话,相比杭州的实在太多正式客套以致枯燥无趣。在杭州,他们遇到了全中国最活跃和最有激情的创业者。
在这次紧凑的行程中,全球最顶尖的创业研究者VS中国最活跃的浙商。我个人对于学界如何反哺商界,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原来商学院的学术,从来不只是写论文发paper,讲课讨论,而更加应该是一门知行合一的手艺活。一所大学可以影响一座城市的气质,而浙大对于创业杭州的影响力,我们还可以有更多苛求。
风险投资:请大胆试错,节操与远见一样重要
杭州据说是“天使之城”,其实只是说明“钱多可来”而已。这一年多来,接触了不少创业同行,也和一些本地创投机构非正式性闲聊过不少,大家几乎一致觉得杭州的风险投资机构,大部分风格篇保守,看重近利,少谋未来。偶然有几位天使个人不在其列的,也不能拉高杭州创投机构的总体评分。
参考数据显示,杭州这几年不少好项目,大都是外地VC机构主投的天使或者A轮。到5月为止,中国前十大知名风投已有一半在杭州成立了办公室,而这就发生在短短1年半的时间内。外地大佬都到家门口来抢食了,也一个侧面反映杭州本土的风投机构,实在不够给力啊,根本无法满足杭州火热的创业团队们。
已经遇到好几个朋友和我吐槽杭州本土VC的一些做法,比如出钱投资或者收购一个技术团队,让这个技术团队把投资公司老大的IDEA做出来(往往这些都是所谓的“风口”项目,比如恋爱社交,比如医疗,互联网金融概念是上半年的主旋律)。开发出来这个APP后,再拿去已经谈妥的投资机构那里,融资或者被并购,有些甚至是早就想好了套现或退出的方案,再去收购一些技术团队做出来。比起那些“我有一个想法,就缺一个程序员”的做派,无疑这样的做法是更加深谋远虑啊。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在这里对这个做法不做评论。但是我要批判的是,很多所谓的天使投资人,利用大学生的不成熟,通过压榨大学生劳动力去实现自己的创收目的,这就有点太不厚道了。我遇到过好几个浙大学生团队,才大三大四,就被一些所谓的投资人,裹挟着去做这样的事情,不顾学业一心创业。试问这样的团队,可以打造出伟大的产品吗?只会是赚了小利却害了学生,希望这些投资人敬请高抬贵手,至少保留一些职业底线吧。要不你就真心投资一个学生团队休学去创业,要不就让他们安心读完书再创业。此前遇到过好几个学生时代就创业的人,因为忙于创业顾不了享受当年最美好的大学生活,在毕业多年后后悔不已,希望这样的故事不要再发生吧。
创业环境:市场的归市场,计划的归计划
我从2008年开始关注杭州大学生创业,当年的创业热情丝毫不亚于近二年。但是08年那一拨的公司最后出来了几个呢?没人做过这个调研,只听闻过那些年创业者的一声叹息。
若以杭州的创业地域分,2008年那一拨的创业支持已西湖区独占鳌头,那年我的一家公司也是注册在了西湖区。而这二年,这一风头明显被“地广人稀”的余杭区盖过,我看过余杭区的规划方案,不可谓不国际范十足。
本人一直信奉“市场的归市场,计划的归计划”,世界知名的硅谷不是加州政府成就的,中国也不可能计划出一个“硅谷”。人们常说:大学除了要有大楼,也得有真正的大师,这是为了说明大学的软硬件两手都要硬。政府搭建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否也可以参考下呢?目前国内很多的创业园区,都在提供大楼房租优惠或全免+创业大赛奖金支持,以此作为吸引全国创业者前来的奖励。杭州除了千人计划等高大上的项目确有成功案例之外,其他的众说纷纭此处不表。
但我这里要举一个例子,杭州某区内有一家电商园区,完全私人市场化运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主要是政府根本没投入一分钱,给的只是政策扶持。这样的做法可以复制吗?绝对可以,去年我认识的人里面就有3个公司正在这么做着。
政府有支持创业的良好初心即可,真的完全没必要全部去大包大揽,有些事情完全可以借助财政、税收的杠杆作用,让市场自由去匹配协调各方需求。硅谷那些成功企业当年大都就是从自家车库创业开始,创业者最需要的从来不是窗明几净的办公室,而是可以让他们完全不必操心其他与创业工作无关的琐碎行政事务。在公司注册成立,行政事务绿色通道建设上,杭州这二年比08年时候做的好了太多,这里绝对要点个赞。但在创业配套服务建设上,杭州仍然可以有很多东西去优化,已一些创新思路去打造杭州作为创业新都的差异化特色,有可为。
这里就不得不说说,这俩年杭州创业环境中非政府力量的崛起了。
杭州无YC,几家所谓的创业咖啡此前也还没搞出多大动静,就同北京几家先锋前辈一样,过不多久就沉默了。创业服务的链条很长,各个环节都存在很多细分机会,比如创业技能辅导,专业媒体推广,投融资顾问服务,人才招聘猎头服务,商务法律支持等等。去年开始,杭州逐渐冒出一些市场化专业运作的创业服务机构。个人接触过几家还靠谱的,这个算是星星之火,也标志着杭州的创业氛围真的变得越来越好了。
当年硅谷创业园区的起源虽有其他因素,但最主要还是斯坦福大学的高层领导,对于硅谷整个创业环境的推动。因为工作关系,我曾和原斯坦福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William.F.Miller教授有过多次接触与交流,获益良多。他是一位非常nice的长者,亲眼见证了硅谷崛起的全过程,现在近90岁高龄依然精力旺盛的创业、传道。在看过他的那本著作《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后,个人对于硅谷何以成为硅谷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现在国内创业气氛那么浓烈,但是好的创业园区依然凤毛麟角,个人觉得最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园区在引导层面欠缺远见和相应的实践经验积累,非常推荐他们每个人都看看这本书。推而广之,其实每个创业者,投资人,还有政府人士,其实都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绝对会有收获,我在此强力推荐。话说那年我本想送这本书给时任杭州市市长蔡奇同志,当时他非常支持杭州大学生创业工作,可惜他不久调任了,于是就没送出。
杭州的外部环境得天独厚,适合诗意栖居,它不一定成为中国的硅谷,但是只要真心为创业者服务,却终将有机会成就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
小结语:泼的是冷水,暖的是未来
杭州的创业氛围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杭州的硅谷说却依然任重道远,高房价对于产业人才的吸引是条硬门槛,而创业者以及投资机构的远见则步步是坑——浸润电商红利太久,快钱太好赚,却易失却向前看的坚持。
米勒教授在他的书中曾总结道:硅谷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技术领先,而是拥有用最快速度将技术转变成市场的能力。这需要多重因素的配合:人才——包括创新型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配套服务人才;技术——具有前瞻性的科研成果和创意;资金——大公司拨出资金进行科研,风险资本和天使基金出资培育中小公司;市场机制——政府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并有效减少行政体制对企业的干预。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创新精神。
幸而有一批杭州创业者正在破局,人工智能,脑电波,这些高精尖的创业项目由浙大系领衔。O2O,互联网金融,这些互联网+的接地气项目由阿里系主导。这是一股蕴含了无限变革潜力的力量。我们不妨有一个猜想,也许阿里系与浙大系创业者的互补联动,将是杭州之福,也是足以成就一家伟大公司的发轫。
最后再来一个反转吧。
米勒教授在书中直言硅谷不可复制,不过对于杭州他本人却一直很偏爱,并充满期待。杭州确实算是国内各大城市中最接近这一地利的城市,但未来创业之态势,地理意义上的硅谷是否还有重复建设的必要呢?在硅谷发展模式之外是否也可以有些新的模式创新呢?
有一位伟大的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经写过一部非常有名的小说《基地》。借鉴“第一基地”和“第二基地”的设定,新型的硅谷根本不必拘泥于固定的实体场所而存在,基于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搭建的第二硅谷完全可以创建于云端,毕竟一个认知盈余的人人分享时代即将到来,你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