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创业

新常态下稳定就业须创新政策
发布时间:2015-05-22 15:58 作者:LUPA

侯建会

对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要辩证地看。既要看到新常态对就业所带来的挑战,就业必然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和克服,同时,还要以积极的眼光分析新常态下就业所面临的一些新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

就业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但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从根本上保障民生。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看,经济新常态下,陕西就业既面临应对环境变化的艰巨任务,又面临群众对生活的新要求,它要求就业政策必须立足全局,着眼长远。

从基本趋势来看,伴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乡综合就业空间会不断增大。城市化过程中就业空间的扩展是通过聚集效应、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来实现的。2014年陕西省全省城镇化率为52.57%,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十八位,在西部十二个省(市、区)中居第四位。在此情况下,即便就业的总体水平有所下降,农村原有的隐性失业问题却得到极大消解。在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较大提升的情况下,就业水平下降并不否定城市产业对就业的积极贡献。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的不断深入,未来一段时间我省就业率的提升仍有较大空间。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陕西劳动就业面临的主要难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人口数量更加庞大,就业压力持续。60后、70后、80后等三个比重较大的年龄段人群在未来5年内仍然是劳动大军中的主体力量。随着转变发展方式工作的推进,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正在经历的结构性变革、城镇结构性失业还将增加。农村耕地面积的渐进式流失、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高校扩招后的在校生高峰仍未度过,陕西高校数量多且相对集中,省外就业比持续下降,加上大学自身不利于就业的因素的存在,无形中增加了就业难度。二是就业结构不合理,质量和层次较低。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仍然过高。虽然近10年来,随着产业就构的调整,劳动力由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三产业流动速度明显加快,但是目前陕西省的就业格局仍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过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偏离过大。三是劳动力素质比较低,劳动力供给和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在劳动力人口中,受初中、小学教育程度的人口比重合计为64.21%,仍占劳动力人口的多数。劳动力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重有所上升,劳动力人口的文化素质比五年前明显提高,但高素质人才偏少,劳动力人口整体素质偏低的局面仍未能改变。高学历、高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偏低,而低学历、低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偏高。高校毕业生学科专业与社会市场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依然突出。

针对经济新常态下就业面临的新形势,就业政策的调整就必须遵循规律,不仅要着眼于就业数量的扩张,而且要着眼于就业质量的提升。

一是要抓住一切有利于陕西经济发展的机遇,加快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扩大就业岗位需求。“十三五”期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向中西部倾斜,允许通过多种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陕西应该抓住这一有利于一般素质劳动力就业的机会。针对能源行业增长乏力的现状,根据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应加快电子信息、新材料、医药、航空航天等新支柱产业的发展,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为高素质人才就业创造条件。

二是将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合理设置产业结构。要充分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效应,结合经济新常态寻找发展与就业新的契合点。以往10多年,第三产业具有就业范围广、门类多、需求层次多样、吸纳成本低等优势,一直在就业弹性系数上保持着领先地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在“十二五”即将收官“十三五”开局之际,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坚持现代与传统并举、经济与民生并重,着力发展现代性的生产服务业、商贸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

三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和集镇是第二、三产业的主要载体,城镇化水平过低,既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也极大影响就业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城镇化可以通过辐射效应吸收各种社会投入,催生就业需求,也能够通过累积效应,产生规模消费,扩大就业总量。陕西的城镇化水平较之过去虽有较大提升,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一定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新领地和吸纳就业的新载体;要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结合起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小城镇就业和居住,增强小城镇产业支撑和吸纳就业能力;要加快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以户籍制度改革确保进城劳动者与城市原有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权利。

四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就业质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既是长期的,也是有限度的。留在农村的劳动人口,虽不担心失业,但如何确保劳动能够带来较高收入,却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提高农民就业质量的角度来看,必须改变农业传统的生产模式,依据各区域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生产要素发展特色农业,加大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要用现代设施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的要求,以园区建设为基本载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五是加大人力资本投入,调整教育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能结构是影响就业水平的重要因素。经济新常态不是短期波动性特征,而是经济发展中相对稳定的阶段性特征,就业政策的选择应当着眼于长远。面对能源行业增长乏力的现状,根据转方式的新要求,电子信息、新材料、医药、航空航天等新支柱产业以及现代生产服务业、商贸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将成为陕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这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技术教育,针对城乡劳动力需求的不同特点,加大特色职业培训力度,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在可能的限度内得到技能重塑。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根据产业结构变化的新趋势合理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增加新兴产业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比重,同时要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大学生参加实习或者社会实践,创造接触社会的各种平台。

六是完善创新创业机制,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创业不仅可以实现自身就业,还具有带动他人就业的“倍增效应”。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倡导和坚定支持“全民创业”,创业的环境明显改善,创业的氛围正在形成。面对新常态下的新的就业压力,应进一步鼓励和扶持更多的劳动者自主创业,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种壁垒,将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向各类创业者开放,为创业者提供工商、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强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教育,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加大财税、融资、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发展环境。

(作者系陕西省委党校科社部副主任、教授)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0905698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58号    Copyright © 2009-2021 LUPA
用户名:
登陆密码:
已登录成功

选择文件


点此下载模板>>

登陆失败
请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