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创业

就业见习托起青年的梦想
发布时间:2013-07-05 13:13 作者:LUPA

见习前移让择业更主动

2002年,上海市开始推行青年职业见习,至今已经11年;2009年,国务院向全国推广就业见习的做法,至今也已4年。11年来,就业见习从萌生到成熟,逐步完善,如今已经成为上海各地就业促进部门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那么,它的未来将走向何方呢?

据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职业介绍管理部职介科科长黄河介绍,在2002年到2006年之间,选择作为见习基地的企业都是具有行业高知名度的大型企业。2007年之后,为了给更多的青年人提供见习机会,见习基地的选择标准有所放宽,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也被囊括在内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上海市未来见习基地的选择会更多考虑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特点和本地产业发展的需要。黄科长说:“未就业大学生各个专业都会有。但是肯定有些冷门专业是更难就业的,如果想帮助这些人就业的话,选择就业基地时就要注意尽量与专业吻合或者接近,否则对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本人都是出力不讨好的事。”

静安区开始对就业困难青年进行见习的前移和延伸,形成了 “培训——见习——就业”的一条龙服务。静安区就业促进中心在原有的加油工、物业监控、IT工程师等工种的基础上,继续开发市场需求大、实际操作性强、青年关注度高的“培训——见习——就业”项目,帮助技能基础不牢固的青年巩固技能,帮助没有实际经验的青年积累经验,顺利度过职业生涯中的困难期。

小耿,今年24岁,法律专业毕业。只有大专文凭的她,跨不进法律行业门槛,于是想从事行政管理,做个文员、秘书、助理之类的工作。这类工作的特点是上手容易,但难的是把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做专做精,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小耿曾有两段短暂的行政工作经历,她做得并不顺心,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或者有劲使不上。后来,静安区就促中心开发的新工种 “行政管理员”培训让她找到了机会。实务培训以日常工作为案例,老师手把手地示范怎样做才是一个专业的秘书。现在,经过中心的推荐,小耿已经签约上海对外服务公司国际人才分公司,成为一名收入不菲的专业秘书。小耿感慨,在职业生涯困惑的时候遇到了良师,正是 “培训——见习——就业”这样的个性化就业服务帮她提升了职场竞争力。

此外,就业见习还有一条可行之路,就是前移到大学生在校实习阶段。现在就业见习针对的是离校后还未就业的大学生,其实在校毕业生也非常需要像就业见习这样的实践锻炼机会。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勇认为,长期以来,社会关注焦点都集中在大学生 “就业难”问题上,大学生实习过去一直处于不受重视、疏于管理,甚至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从现实情况看,大学生 “实习难”问题与 “就业难”同样令人担忧,现在实习单位难找、实习效果难体现、实习待遇难保障、实习受伤难索赔。相当一部分实习单位出于生产效益、人员管理、岗位责任、技术保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考虑和担心,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不高,或者设置很高的门槛,选择实习生的程序与正常招聘员工相差无几。有的企业甚至拒绝接收;即使是勉强接收,也不让学生接触一线生产岗位和先进设备、工艺;少数企业还向实习的大学生收取高额的实习费用。日益严重的 “实习难”问题直接造成了大学生实践经验的缺乏,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和难度,成为制约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的瓶颈。

既然大学生实习存在种种困难,制约他们顺利就业,那么不妨借鉴就业见习的运行和管理办法,让见习前移,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具备一定的实操技能和工作经验,这样到了择业时就会主动很多。

上海市的就业见习计划在酝酿之初就是借鉴的德国 “双元制教育”,所谓 “双元制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企业实践和职业学校理论教学密切结合。 “双元制教育”同生产紧密结合,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操作技能培训,接触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为未来工作而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企业也降低了培训成本。 “双元制教育”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如果就业见习能很好地与高校的实习相结合,一定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化解目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0905698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58号    Copyright © 2009-2021 LUPA
用户名:
登陆密码:
已登录成功

选择文件


点此下载模板>>

登陆失败
请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