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遴选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据悉,各地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申报的积极性非常高。学徒制被看作是推进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和素养,而且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当下的教育情境下,试行现代学徒制必然会面临职业教育发展中一系列突出的困难,笔者不禁要多几个反问,各个单位都准备好了吗?
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包括清晰的、确切的目标,可实施的步骤和措施,还要能产生可以测评的结果,一个时间期限以及特定的责任指派。同时,也要能够预测,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矛盾,并提出可以化解的策略。参与试点,并不是申请一个项目这么简单,没有对现代学徒制的充分理解,没有清晰的发展思路,没有问题意识,没有较强的协调力和执行力,很可能会陷入无意识的泥淖。
首先,政府准备好了吗?试行现代学徒制,其核心还是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政府无疑要充分发挥协调和推动作用,避免出现“院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2011年,有媒体报道,在江西新余试点中企业为什么不愿意接收学徒工,其中就有政府承诺的“现代学徒制”各项奖励都没有到位的原因。企业招收学徒工,管理难度加大,成本大大增加,政府不仅要制定各项补偿和税收优惠政策,对参与试点的企业给予资金帮助和支持,还要确保这些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根,要有落实监督和保障机制,别总让美好的愿景沦为“一纸空文”。
其次,企业准备好了吗?“学徒制”的内涵就是要发挥企业的主体性,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因此,企业有没有完整的人才培养规划,有没有一套成熟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能否配备有经验、负责任的导师,能否保证学徒在企业中完成足够的学时、教师面对面指导的过程,而不至于让学生在企业中“放羊”,企业是否有完善的薪酬待遇制度,保证学徒的权益不受侵犯。此外,出于利益的导向,企业是不是有订单的时候就什么人都要,没有订单的时候就不愿意接收学徒工了……企业如果没有清晰、完善的规划,很多计划最终都会遭遇障碍,使得项目搁置,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再其次,职业院校准备好了吗?作为育人的主体单位,职业院校是否已经完善学徒工的管理规程,能否在一开始便给学徒注入职业精神,引导学生摒除“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心态,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能否安排校内导师全程跟进,及时发现问题并应对和解决,帮助企业减少用工流失,这也是职业院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落实学徒工的安全管理机制,保证学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也是职业院校要抓好的头等大事。
所谓“试点”,当然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味,但这并不代表一切都是盲目行事,试点项目能否顺利完成,还需要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方协调,共同努力。在现有的教育制度下,明确现代学徒制的内涵,让社会和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学徒制”,尤其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一些突破,恐怕这就是“试点”工作的主要目标。照搬照抄国外的模式是不可能的,更需要企业、院校立足实际,不断积累经验,不只是成功的经验才能成为借鉴和参考,即使是失败的教训也可以成为反思的新起点,而目前对于“学徒制”的总体经验和案例还都太少,我们也不妨给“试点”工作多一些时间和耐心,待其逐渐成熟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