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疆日报
8月9日上午,刚从精河县初级中学毕业的16岁小伙子罗威怀揣着初中毕业证和中考成绩单,来到位于博乐市南城的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博州中职)报名。报考了旅游管理专业的罗威,望着导游平面实训室里移动环视屏幕上逼真的3D天池导游图出了神。该校招生办老师伊力哈木告诉他,旅游管理专业40人的招生计划已经“爆满”。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3年前这里学生只有二三百名,学校发展几乎难以为继,如今,该校在校生已达到2000人,还一跃成为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并被批准为“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该校的毕业生更是未出校门就成为“香饽饽”。
“没有湖北省对博州职业教育的创新性援助,想要取得这些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博州中职校长徐小林说。本报记者/李杨
“有限援疆”与“无限援疆”相结合
2010年以前,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两县一市共有七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并不算少,但这些学校大都师资短缺且分属不同部门和行业管理,发展极不平衡,整个博州的中等职业教育一直处于“散、小、弱”的状态。2010年8月,博州党委、政府决定,以原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基础,将博州卫生学校、博州师范学校、精河县职业中专等7所学校整体划入,成立新的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对口支援博州的湖北是教育大省,职教资源丰富。但是湖北省职教援疆,没有采取简单地安排当地的职业院校对口支援一下博州的职业学校了事,而是把职教援疆上升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来对待,高位推动。提出了“有限援疆”和“无限援疆”相结合的模式。“有限”指的是援疆资金,“无限”指的是人才和智力支持以及长效机制的建立。
“在学校‘七合一’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资金‘多归一’、办学‘七帮一’的思路,不仅要打造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设备设施,更要帮助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加强学科建设,努力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同步提升学校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湖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党组书记、总指挥、博州党委副书记施真强说。
2012年4月,在博州和湖北省的高位推动下,计划总投资3.6亿元、占地500多亩的博州中职新校区开建。2013年9月,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七校合一”新校区一期工程完工并投用。其中,湖北省注入援助资金6900万元。
有一幅画面曾经深深地刺激着湖北援疆干部、博州中职副校长冉新成。“我是2012年7月来到学校的,当时新校区还没建成,在一次全校升旗仪式上,我看到学生只有200多人,教师几乎要比学生多。”这一幕既让冉新成感到忧心,又坚定了他和援友们共同努力,尽快扭转局面、办好学校的决心。
2012年8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与博州中职签订了《对口支持与交流合作协议书》,从此,博州中职华丽变身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博州分院。时隔一年,湖北省教育厅又和博州政府签订了《深化对口支持推进博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协议书》。协议规定,湖北省按照“一对一”“多对一”的模式,支持博州中职重点专业建设。2013年起协调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湖北示范性高职院校分别对口支持博州中职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等,2014年以后逐步扩大对口支持博州中职重点专业范围,努力实现专业全覆盖。强强联手、精准帮扶的模式让湖北的优势职教资源在博州“生根开花”。
搭建跨区域中高职对口升学“立交桥”
博乐市小营盘镇明格陶勒哈村牧民巴图那生最近特别高兴,因为他的儿子巴音蒙克考取了博州中职“3+2”大专教育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这意味着,3年后巴音孟克将进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成绩合格后,他还将拿到普通大专文凭。“有了上名牌大专的机会,我会好好珍惜,努力学习。”巴音孟克说。
在2015年博州中职秋季招生简章中,“读博州中职,上武汉高职”的字样被写在最醒目的位置上。
事实上,在2013年签订的《深化对口支持推进博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协议书》中,这种全新的职教援疆机制已经形成。
这份协议中规定,搭建博州与湖北跨区域中、高职对口升学“立交桥”。博州中职学生可通过湖北省高职单招及技能高考,进入湖北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习,从而实现“读博州中职,上武汉高职”的中、高职体系衔接。这种跨省的中、高职衔接为博州农牧民子女提供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不仅满足了中职学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愿望,也形成一种强大的“磁场”效应,使得学校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日益增强。
“2012年以前,我们的生源主要是博州本地,现在有不少来自塔城、伊犁、哈密、喀什的学生。”冉新成说。
徐小林说:“对新疆学生来说,要考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高职,分数要达到二本线。如今建立起了新机制,学生在博州读完中职,即可通过单招和技能高考进入武汉读高职,不仅省了高中3年的学费,还能上名牌高职,这对很多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今年秋季,有6个专业共405个招生名额,目前均已招满。
“每一位援疆老师就像一盏明灯”
今年31岁的王禄是博州中职汽车教学部的一名年轻教师,来校不到3年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能在今年成功主持一项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12年以前,博州中职申请自治区级职业教育质量工程的项目数都还是空白。3年后,博州中职已有1名教师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2名教师主持自治区级精品专业,5名教师主持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人参与州级以上教科研项目。
“每一位援疆老师就像是一盏明灯,”王禄说,“湖北的援疆老师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维和理念,这种‘授渔’的过程让我特别感动。”
王禄说,为了帮助他申报课题,湖北援疆教师胡迎玖常与他一起设计问卷、去企业调研,平时和他一同参与课程设计、优化,对同一堂课内容反复讨论研究。“以前我认为按照书本上教学生就可以,后来才明白,教学必须结合实际,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真实的生产环境,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在先进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教学工作成绩斐然: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今年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有9名学生获奖;2014年一名学生在湖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三等奖。
为了形成长效帮扶机制,湖北省在中组部、人社部援疆干部人才选派基础上,制定了长短期结合、联合多样的人才培养计划,目前,湖北支教老师长期稳定在30名左右,培训博州职业教育教师1000余人次。
今年7月底召开的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加强学生技能技术和职业素养培养。在这方面,博州中职率先作出尝试。由博州中职牵头,联合县市4个职教中心、湖北省13所相关职业院校和博州湖北工业园区内10余家企业共同打造的“博州湖北职教园”已经建成。博州中职已与8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目前,博州中职正向着高职学校迈进,力争‘十三五’期间建成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技能鉴定相结合,中高职衔接、产学研一体、疆内一流的学校,努力为新疆培育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施真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