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教改

学历歧视现象频发 应提高职业教育含金量
发布时间:2015-08-28 15:17 作者:LUPA

来源:羊城晚报 

           具备专长的高职学生或更受企业青睐

  近期,东莞某大型论坛一则资讯引发热议,发帖人称其是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因能力尚佳通过考核而聘入市内一家大型综合性公司,但正式工作后却屡遭用人单位为难,例如其专长研发却被要求做琐碎工作、同工不同酬等,原因竟是用人单位对其学历存在偏见,认为大专生从水平上就比本科生差之甚远。

  学历影响就业再成争议

  笔者尝试联系该发帖者,该帖作者章同学说自己是高职学生,但并非毕业于东莞市内高职院校,起初发帖只是表达不满,没想到却引起众多的跟帖。其中大部分是表示支持他的人,有回帖称自己也是因为学历低受到用人单位歧视;但也有少数声音嘲笑其“技不如人”只能怨天尤人。他表示目前已从单位辞职,虽有点生气,但社会上对大专生存在偏见是不可否认的,因此他也平静下来接受现实,打算找一家对人才公平的单位工作。

  无独有偶,时下毕业季刚过,有不少高职和本科院校学生已踏入社会,参加工作。但近期在网络上引来热议的“人大本科生回炉读高职”事件,虽然当事者最终承认自己仅为自考生身份,并公开道歉,但网民们在谴责其造假时,争论的焦点转到“学历是否直接与能力挂钩”、“高职学生何时才能受公平对待”等话题上,甚至还翻出前段时间广泛传播的“狂揽65证书大学生难寻工作”等案例。加之最近一篇“职校生进清华当老师”的报道,主角为一名大专毕业生,凭借在机电一体化上的丰富经验,被清华大学聘请为实训指导教师,于是网友们纷纷为清华大学点赞,认为最好的学校就得有非凡的魄力,同时绝大多数网友的观点是拥有高学历并不代表着高能力,没有高学历更不代表没有能力。

  高职生应秉持良好心态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社会上确实存在部分用人单位对学历高低过分重视,招聘信息上几乎统一写着“只招收本科以上学历”。但据统计结果显示,东莞很多用人单位还是很看重高职学生,出现对大专生有偏见只是个别情况。市内一企业人力高管叶先生告诉笔者,他认为本科生与大专生相比,做起事来并不会出色多少,而大专生会更加珍惜这份工作,所以更加勤奋、真诚,更让人放心,并且高职学生具备操作性知识和实用技能,是目前社会上亟须的专业人才。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李玉春表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定位与本科层次不一样,本科注重培养理论型研究人才,高职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社会需求巨大,相当多的岗位薪酬比本科还高,但学校能否让学生学到真本领,学生是否掌握一定技能得到企业认可,这是学生、院校和企业之间最为重要的问题。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苏江透露,东莞企业单位亟须高技能专科人才,对科研人才需求并不突出。而本地院校战略也根据实际情况,致力于打造多方位、高层次人才。对于社会上对学生学历存在的看法,他认为作为家长、学生也不必过分以学历作为能力高低的评判标准,本科学生固然优秀,但大专学生能力也不应受到质疑。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在校期间以此为定位努力。而到了社会上的高职学生也应摆正心态,没有本科生学历的优越感,就更加要付出努力,多流些汗,多吃些苦,在实践中体验成长。

  东莞职业教育前景乐观

  教育权威人士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对东莞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将会越来越高。而市内几家高等院校,立足于东莞经济社会的客观需求,围绕政策引导创新教学理念。

  例如广东创新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先后与90多家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在专业、课程、师资建设等都取得显著成绩,并突出地方特色,在专业建设上独树一帜,目前其所开办的咖啡制作是国内高职高专首创,紧密衔接东莞咖啡行业,以专业引导就业,所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认可。

  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建校6年来已经与3000多家企业、100多个商会、行业协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探索出多种校企合作新模式,致力于拓宽学生的实习实训范围,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几届毕业生受到企业反馈的信息都是令人欣慰的。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东莞具有独特的产业布局、模式发展优势,预计未来或将成为国内职业教育的示范基地。据悉以上高职院校今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9%以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高职院校一直在教育模式上走创新路线,既为了社会需求,更为了学生的发展。目前只有大力优化教育结构,提升职业教育的含金量,才能在根本上消除社会上对高职学生学历存在的偏见。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0905698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58号    Copyright © 2009-2021 LUPA
用户名:
登陆密码:
已登录成功

选择文件


点此下载模板>>

登陆失败
请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