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滨州传媒网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今年又首次举办活动周,职业教育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何职业教育如此受关注,职业教育发展还面临着哪些问题,社会和家长又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针对这些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齐鲁名校长、鲁中职业学院院长李忠山。
今年鲁中职业学院建筑专业本科上线率达81%
记者:李院长,今年的春季和夏季高考已经结束,首先请介绍一下咱们学校的情况吧。
李忠山:今年山东高考分数公布,我院刘洪涛同学以665分荣获山东省2015年春季高考建筑专业状元,曲越明同学以660分获省第三名,徐晓影同学以633分获学前教育专业省第二名,建筑专业36人考试,29人过本科线,本科上线率81%,春季高考取得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教育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路径,让孩子掌握真正的生存发展技能
记者:近年来,职业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越来越重视,人们越来越关注。在您看来,这是基于什么样的现实判断。
李忠山:确实,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个人认为,这是党和国家从世界先进国家地区发展经验、历史经验和国家发展战略考虑,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以及其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记者:能不能具体谈谈呢?
李忠山:从现实来看,职教发展是转方式、调结构、改善民生的需要。因为,它能够带动创业就业,有助于发展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技术实现创新驱动。
那为什么说改善民生呢?我们传统的教育体制和观点认为,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是“正路”,职业教育是“没有出息”的孩子读的。而现实是,大学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很多并不适合社会发展需要,没有学到养活自己甚至家庭的真正本领。很多学生,尤其是农村孩子,为了从普通高中上大学,走音体美等专业特长,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对口就业率很低。很多要再回炉,造成了很多大学生及其家庭的迷茫,造成财力的浪费,以至于“因教致贫”。
这种情况下,社会上就有人唱起“读书无用论”的论调。其实,不是读书无用,而是没有选对适合自己特点和社会需要的教育模式。现实摆在这儿,但社会和家长却在观念上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这么说,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应该读职业教育,而是说要选择合适的路径。
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社会认同有待实现根本性改变
记者:作为一个老职教人,您认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变化有哪些?
李忠山:这些年,职业教育在不断发展变化。总体看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从以初中后为重点,走向了以初中后和高中后并重的阶段。二是办学定位更加突出双重行为,“成才”与“育人”。三是有了自己的体系和制度建设,有了教师标准、校长专业标准、管理规则、专业教学标准。四是更加注重学习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五是由原先学校自己做,发展为发挥好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实行双主体办学,校企合作成为关键举措。六是全社会一起发展职业教育。七是服务对象从突出学龄人口的教育,走向了兼顾多种教育需求,走向了学校教育、职工培训、社区教育、老年大学等多种教育模式。八是价值取向从立足自身发展走向了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公平相结合。九是原来是交费学习,发展到有资助体系,职业教育全部不收费,发挥了一定的社会保障作用。
记者:还有哪些不足和欠缺呢?
李忠山:个人看来,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社会认同普遍偏低的情况有待实现根本性的改变。
有句广告词说得好,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但现实是,人们还是首先看是不是本科、研究生等,典型的“唯学历观”。受这种传统观念作怪,很多家长不是从科学、理智的角度考虑,不是从孩子个人成长、特点出发选择适合的教育,而是盲目地、不理性地、不科学地、虚荣地认为,上了高中就好,上了职业学校就不好。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职业教育。德国装备制造业全球顶级,靠的就是职业教育。德国前总理科尔说过,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德国的高中阶段教育,有68%是职业教育,32%是普通高中教育,也就是说68%的人是通过接受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走向社会的。
记者:社会和家长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正确认识和对待职业教育?
李忠山:我觉得社会和家长可以算5笔账,这样理解职业教育更加深切。
一是家庭的经济账。相比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孩子早毕业、早工作,家庭也能减少教育投资。
二是社会的账。孩子上职业教育免费,对于困难学生还有补助。仅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可以为每个家庭节约最少2万元的开支。读普通教育的话,每个孩子从高中到大学,没有10万块钱下不来。我们学校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上下的孩子,有80%的能考上本科。它是念大学花钱最少的途径。
三是我们学校走的是创业、就业、升学三路并进,“条条大路通罗马”。学生学到了技术、项目,在学校里就可以创业当老板,也很容易就业,社会适应能力也强。学生可以参加高考,升高职、本科,很多也上了研究生,完全可以参加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考试。
四是对于孩子而言,读职业教育不需要花那么多精力学本身不需要的知识,直接是学习生存发展技能。孩子走上独立人生要比普通教育节省3-5年的时间,这对人的一生来说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五是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合理的社会结构下,更多的是劳动者和创业者。市场经济需要多层次人才,就如同人体需要均衡的营养。社会提供不了那么多研究型、学术型岗位,与其走这条“独木桥”,不如走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如今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孩子选择职业教育,掌握创业的本领,个人选择天地广阔,同时能推动社会更有活力。
鲁中职业学院办学理念、师资、学生教育、优势专业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记者:依循上述认知和判断,鲁中职业学院的优势在哪儿?哪些方面走到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李忠山: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学校提出,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它包含职业技能、职业理想和信念、职业态度和兴趣、职业责任和纪律、职业情感等。
在实际办学中,我们集全校之力塑造名师、名师引领带动骨干、团结协作拉动整体,教师业务整体水平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对学生,我们将“做人”教育放在第一位,文化育人、道德树人、知识强人、能力成人。以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为主体,以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办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创业成才教育。我们的学生获全国光华创业大赛冠军,三个项目获“光华创业精神大奖”,比上海的学生获奖还多。今年3月,获“全球光华创业精神大奖”,并代表中国赴美国纽约参加了颁奖及展示活动。7月初,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们的学生王鑫明获中职组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项目银牌,成亚南、李保奇获工业分析检验项目铜牌,这是学校继去年获得建筑测量项目铜牌后又一重大突破,创造我市中职学校全国技能大赛最好成绩,也是我市中职学校在全国技能大赛中取得的仅有的三块奖牌。
专业设置上,优势专业有纺织技术、焊接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电工电子为省级骨干专业,建筑专业为省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纺织技术、会计为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都是社会急需、就业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