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教改

摆正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
发布时间:2015-07-10 15:27 作者:LUPA

来源:浙江日报

  职业教育正是将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培养大国工匠之基石

  摆正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

  杜 博

  一面是专业技能人才缺口巨大,一面是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中国人才市场的天平倾斜明显。有观点认为,职业教育的短腿已成为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掣肘。日前,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原则上中职不升为高职,高职不升为本科,有望让职业教育回归专攻。实际上,职教学生和技术工人的自我认知、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传统偏见、根深蒂固的学历崇拜等,在择校择业过程中纤毫毕现,共同构成职业教育式微的肇因。

  数据显示,我国共有职业院校13300多所,每年毕业生近1000万。然而,上半年一度引发全民热议的进口马桶圈、电饭煲等话题再次刺痛了国人的敏感神经:大而不强,已成为我们的制造业之殇。

  劳动节期间,央视推出纪录片《大国工匠》,展示了高水平技术工人在工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是,除却少数技术精英攀上金字塔顶,大部分技术工人却面临职业前景黯淡、薪酬待遇差、社会地位不高等尴尬处境,在择业、升学、报考公务员等方面存在诸多政策限制和歧视,职校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降低,直接导致技术人才质量不高,难出大国工匠,形成恶性循环。

  重新发现制造业正成为风尚。美国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德国推出“工业化4.0”,法国提出“新工业法国”,日本提出“再兴战略”,韩国提出“新增动力战略”……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职业教育正是将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培养出有原创精神和精湛技艺的大国工匠之基石。

  普遍认同职业教育的价值,既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这要求职业教育的范式转变,也需要社会破除鄙薄职业教育的偏见和狭隘的成才意识,平衡发展、平等看待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更离不开政策层面从晋升空间、待遇水平等多方面还职业教育以公平待遇,消除政策性歧视。唯有如此,“大国工匠”才会从凤毛麟角变成主流。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精致尖端技术需求迫切的今天,这句话愈发有现实意义。不唯学历,尊崇一技之长,也应成为时代风尚。

  ■我来打酱油

  @塞外东风:在人们的传统思想里,职业教育就像当年的江湖艺人,只有进京面试挤进大学才能光宗耀祖。中国“智造”时代,社会发展多元化,需要综合性技术人才,既要会动脑又要会动手,白领蓝领都是人才,这只有国家出手疏导均衡才会见效。

  @雨中禾:无论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为的都是让学生有一技之长,为就业奠定基础。职业教育要想走出困境,必须加大力度狠抓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就业质量,这样才能改变社会上对职教的偏见,从而走出困境。

  @生活不是买卖: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职业教育的地位越低,报读的学生就越少;学生越少,人才的供不应求就越严重;供不应求越严重,工作的压力就越大;压力越大,职业教育的地位就越低。当务之急,必须打破这个循环,鼓励报考、提高收入、保证就业,职业教育便会迎来“春天”!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0905698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58号    Copyright © 2009-2021 LUPA
用户名:
登陆密码:
已登录成功

选择文件


点此下载模板>>

登陆失败
请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