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文/冷万欣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报告显示,虽然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职业教育观念滞后,“硬件不硬”、“软件过软”,直接影响职业教育法的贯彻落实和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这则新闻一经登出,就成为了广泛关注的焦点,因为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至今马上要到20年了,但是很多人对这部法律知之甚少,甚至有网友表示看到这一消息才知道有这样一部法律。
执法检查组的报告建议:破除鄙薄职业技术教育偏见,树立普教职教同等重要的观念;破除轻视职业技能的思想,树立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观念;破除狭隘的成才意识,树立行行出状元的观念。加大对职业教育法的宣传力度。
只是,旧观念的破除与新观念的树立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回顾以往,对于职业教育心存偏见的人不占少数。
一方面,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程度一直不高,至今,社会上很多家长和学生们依然认为,就读职业院校是“下下签”,用人单位也是多数认为职业院校出身的学生都是成绩较差,甚至有不良履历的年轻人,怕影响企业团队管理,索性一味追求高学历。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院校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资格证书不被社会认可,含金量下降,也大大影响了学生们考取资格证的积极性。导致在校学生本身对于职业教育都不看好的怪现象,近而难以认真学习,将来走向社会难以形成比较优势,不能学以致用。
此外,很多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配备普遍低于普通学校,许多地方把职业院校放在中招、高招最后批次录取;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虽高,但就业质量不高,待遇偏低,在择业、升学、报考公务员等方面存在诸多政策限制和歧视。这些问题助长了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尽管近年来政府和有关方面加大了投入,但仍不能满足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目前约1/3省(区、市)尚未落实“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的法定要求。县级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有些甚至仍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落后水平,缺乏专业教师,没有配套实训设备。
综合来看,观念的转变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政策方面,应当针对现在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适当的作出政策倾斜或支持,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可以考虑推广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等模式。最主要的是要提高职业教育证书的含金量,必要时可以把证书作为衡量工作酬劳的一部分。
学校方面,要努力的提升教师团队的业务水平,找准定位,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和社会需要调整自身的专业和学科设置,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积极与企业对接,提高学生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社会方面,也是最根本的方面,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念和风气的转变,我国在技术型人才领域一直存在人才的短缺,高级技术人才领域更是如此。因此,转变观念,重视职业教育,也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在其他国家,技术人才的社会地位是非常高的,他们的培养体系值得我们借鉴。
长远来看,未来世界各国的强弱取决于一国创新能力的强弱,而创新不单单是理论和学术的创新与发展,技术创新也十分重要。甚至某项技术的突破而颠覆一个行业的运行常态。而且,学术研究上的成果转化,也不能少了技术型人才的帮助。
为此,全社会都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最主要是摒弃“学历崇拜”的老旧观念,转变思想;同时针对职业教育,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社会评价体系,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