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今天,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转型期,教育承担着新任务,面临新挑战。那么,今天的教育具有什么样的新特征?该如何促进公众的民族自豪感、文化 自信与文化自觉?如何进一步增强公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本期教育科学版特约“两会”代表、委员谈谈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编者
把握中国教育发展阶段“新常态”
■张志勇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工作做出部署。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教育部署,需要深刻把握中国教育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和“新常态”。
我国教育正在转型
我国经济社会目前正处于发展转型期,与此相应,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究竟进入了什么样的新阶段,具有什么样的新特征?
从生存型教育向发展型教育转变
在生存型教育阶段,人们追求的是“有学上”。经过36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机会不断扩大,初步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教育机会不足问题。
发展型教育是要为每个孩子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才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永恒的主题。
从农村教育向以城镇教育为主转型
当前,伴随着城镇化进程,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布局正处于重大调整过程中,逐步从农村教育为主转向以城镇教育为主。
这意味着我国教育文明形态必然面临着从传统农业文明阶段教育向现代工业文明阶段和后工业文明阶段教育转型的巨大挑战。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尽快完成从知识本位的传统教育向能力本位的现代教育转型,并进一步适应后工业社会的挑战,加快从能力本位教育向个性本位教育转型。
从同质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型
我国现代化具有第一次现代化与第二次现代化叠加的特征,既有先发现代化国家的特点,又具有先发国家后工业化社会的特征。这意味着,我国教育改革 和发展必须尽快从培养目标定位的同质化、资源配置的统一化,向培养目标定位的个性化、资源配置的个别化转型,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面临日益紧迫的重大挑战。
从手工教育向现代智能教育转型
随着在线教育、翻转课堂、微课程等以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的新教育模式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大量运用,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在 教育评价与管理中的运用,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智能教育正在向我们走来。说到底,智能教育是要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武装教育,最大限度提高整个教 育的智能化水平。
教育资源配置长期处于短缺状态
我国教育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教育资源配置将长期处于短缺状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进一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
教育投入将长期处于短缺状态。我国在教育投入方面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教育发展阶段转型的挑战,发展型教育、个性化教育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数量、质 量、品质要求更高;二是教育资源配置空间格局的大调整,城镇教育资源建设成本远远高于农村学校建设,导致新建学校和教育设施配套对教育投入的需求将长期居 高不下。现在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刚刚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投入强度。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切实把教 育事业办好,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体现出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
教育人力资源总量将长期处于短缺状态。发展型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对教师资源配置提出相应要求,我国将长期面临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挑战。部分教育发 达国家中小学平均班额已降到24人以下,而我国中小学学生班额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简单推算,我国教师队伍总量上要比现在缺一倍以 上。这是巨大的人力资源需求,同时,又会创造出大量知识服务业就业岗位。
优秀教育人才将长期处于短缺状态。这是一个呼唤成千上万教育家的时代,又是一个因为功利主义教育盛行而导致教育家极其匮乏的时代。优秀教育局长、优秀中小学校长和优秀中小学教师在一个较长历史阶段将会成为极其短缺的资源。
教育技术创新将长期处于短缺状态。教育的智能化水平不仅决定着国家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更决定着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 力。加快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研发与应用,不仅将成为我国新技术革命的重要领域,教育智能服务产业也必将成为我国具有重要 战略意义的高技术产业。
遵循历史规律优先发展教育
教育强,则国家强。
当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光辉前景,深切呼唤教育为其培养具有现代素养、国际视野和传统文化血脉的新一代国民,迫切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拔尖创新人才。
各级党委政府、教育战线必须深刻把握中国教育发展阶段的新特征,遵循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
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会长
形象表达中国教育发展轨迹
——建立国家教育博物馆刻不容缓
■周洪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博物馆事业也蓬勃发展,成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已经达到了 4065家,10年间增长一倍多。尽管各类教育博物馆不断涌现,但普遍存在规模小、层次低、经费缺、门类杂、功能少、影响弱等问题,而综合性的国家级教育 博物馆一直都是空白。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建立国家教育博物馆是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精神的体现,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
承担重要历史使命
建立国家教育博物馆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文化发展系列讲话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力体现。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教育作为文化的有机组成 部分,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关键作用。教育博物馆属于专题博物馆,为教育界提供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变革的具体画面。
建设国家教育博物馆可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公众综合素养的提升,更好满足庞大教育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公众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感受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突出教育优先发展
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国家。
我国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珍贵的教育遗产和教育文物资源,如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有教无类”,体现了普及教育、追求教育大众化、平等化的理 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培养创新人才是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保障,这需要充分发掘传统教育内涵,以促进现代教育发展。因此,建立国家教育博物馆 符合新形势下广大社会成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的迫切愿望,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时代标志,可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营造 良好氛围。
科学继承教育历史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一部中国教育史,折射出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史,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 化遗产。古代官学、私学、书院、科举都有众多教育文物遗留;近代新式学校和数次留学热潮也有众多教育文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教育方针政策 的形成有大量档案见证;新中国成立后,现代教育的探索发展有众多教育文物亟待整理与保护;教育家、思想家、文化名人的教育珍藏有待系统管理与应用;大量分 散在各地的名校、老校的教育文物与教育史料,需得到保护利用;各民族地区与革命老区的特色教育文物、教育档案需要征集与保护等。
促进中外教育文化交流
目前,我国已与188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28个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3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因此,我国有必要建立国家教育博物馆,通过加强教育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建设,来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基于上述原因,我有以下想法:
一是高度重视,增强保障,将国家教育博物馆建设项目纳入《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列入国家财政专项支持。
二是借鉴经验,明确定位。国家教育博物馆要建设成为教育文物的收藏中心、教育文化的展示中心、教育遗产的研究中心、教改经验的推广中心、世界教育的交流中心、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公众文化休闲中心。还可根据类型设立主题馆。
三是合理选址,争取赞助。为彰显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国家教育博物馆的选址可以在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附近区域。建成后,可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
四是积极宣传,形成共识。通过各类媒体,举办相关文化传播活动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共识,以推动国家教育博物馆建设。
五是凸显特色,服务教改。国家教育博物馆可划出一些专题展厅进行动态策展。由不同教育单位轮流举办展览,既能推动学校自身发展,又可实现交流,达到共同进步,推进教育均等化。
六是广泛合作,扩大影响。建立中国教育博物馆联盟,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地区教育博物馆的广泛联系与合作,同时拓展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建设中华教育文化数字资源库,增强中华优秀教育文化的辐射力与影响力,为世界教育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徐玖平: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校长助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终身院士
触摸雷锋精神的道德纹理
■徐玖平
3月5日,一年一度“雷锋日”,恰值“两会”召开,如何弘扬雷锋精神,引人深思。
雷锋精神绵延不断的核心元素,至少包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爱岗敬业、集体主义、公而忘私、甘于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这些元素超越了具体的时代环境和空间范围,具有历史存在的持久性和精神体验的广泛性。雷锋精神,根植中国,影响世界,跨越时代。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座思想道德丰碑。雷锋精神,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制度要求和原则立场,又体现了共产主义 的坚定信仰和远大理想,既承继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善良诚信的传统美德,又包含着人类共同追求友善博爱、正义平等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基本内涵。
人类的道德存在为逻辑起点
雷锋精神的主体是人,载体也是人。人的道德存在,是人最高形式的存在,是雷锋精神伦理构建的基石。道德存在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良心,良心是最高境 界的道德存在。良心是道德理性的升华,在认识层面表征为良知,在实践层面表征为良能。雷锋以对党的无上忠诚、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人民的无限深情,自觉把 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短暂的一生中以“螺丝钉”的品格、“钉子”般的精神和“一滴水”的境界,谱写了光彩夺目的人生诗篇,树立了中 华民族的道德标杆。被视为跨时代道德模范的雷锋,代表了人们对良心的敬仰,对良知的推崇,对良能的拥戴。雷锋的生命是短暂的、阅历是有限的、事迹是可数 的,但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雷锋精神植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土壤,与人民群众的美德和共识相契合,与时代发展的节律和内涵相衔接,体现着国家的道德追 求,代表着社会的道德理想,反映着公民的道德水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国家的道德追求为基本动力
一个国家的有序运行,不仅依赖于丰富的物质基础、合理的生产关系以及健全的社会制度,更仰仗于合乎其价值诉求的伦理道德。对崇高价值的追求是人 的本能,是人道德存在的终极目标,也是一切价值活动的基本动力。革命战争年代,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激励着千千万万革命志士坚韧不拔、前仆后继地英勇斗争。 在国力孱弱、经济困顿、物资匮乏的艰苦年代,雷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自觉把个人的命运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的历史洪流中,毫无保留地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了一切。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有助于形成强大凝聚力,产生巨大向心 力,引导人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社会的道德理想为价值基础
道德理想应该有一个社会价值基础。这个基础不是只有个人牺牲,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人的幸福、社会的进步、人性的解放与超越。围绕个人与集体的价值 取向,有三种社会道德。一是极端利己,即毫不利人,专门利己;二是极端利他,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三是己他两利,既利人又利己。前两种太极端,后一种须 适度。雷锋在为他人做好事、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不仅收获了乐趣、满足,还有个人价值的实现、升华。雷锋精神所代表的“集体主义”,要求深刻领会“同舟共 济”的协作精神,使得社会中每个人都乐于助人,也愿意受援,为道德理想的实现奠定社会价值基础。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有 助于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公正,形成引领社会进步的文明风尚,建设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现代社会。
公民的道德准则为行动表达
一般讲:“人性的一半是天使,另一半是魔鬼”。但是,雷锋的许多事迹和品德,如忠诚奉献、助人为乐、勤俭节约、谦虚谨慎等,都闪烁着社会主义道 德理想的耀眼光辉,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克己利他的道德准则。克己利他是一种道德理想,是人们所追求的崇高道德标准。克己,就是不能用自私、贪婪、嫉妒 的毒饵把魔鬼喂大,而要用真诚、善良、爱心的养料把天使养大;利他,是一种自我超越的需要,最能激发人性中最具核心价值的东西。克己利他,就是克制欲望, 帮助他人,实现自我,达到爱人即爱己、利他即利己的崇高境界。雷锋只是普通一兵,但他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在生活工作中扬善祛恶、尚美弃丑,在道 德修养上追求崇高、坚守信仰。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有助于集聚道德建设正能量,激发人们心中蕴藏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雷锋那样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志青年为之努力奋斗。
黄艳:全国人大代表、安阳一中校长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靠“看课外书”
■本报记者 杨桂青
“我建议加强语文教育,把课时从现在的每周4节课增加到每周至少8节课,其中文言文至少4节课,文言文经典篇目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应占一半左右, 保证学生在课内就能学到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全国人大代表、安阳一中校长黄艳说,“中学语文与数学、英语课程时间一样,本来就有偏少之嫌,又由于语文学习 迟效,在考试中区分度低等原因,学生实际的语文学习时间远远少于其他科目。”根据黄艳调查,学生课外补习的大多是数学、英语或文艺特长,阅读也被定性为 “看课外书”,得不到重视。
“长此以往,学生语言使用水平低,书写、表达普遍较差,学生的思维深度受到影响。阅读量普遍较少,对传统文化缺少感知、缺乏认同,遑论继承和发扬。”黄艳忧虑,现在的学生过于追捧美国大片、韩剧、日本动漫、洋节,如此下去,中国传统文化有断裂的危险。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教师节前夕赴北师大看望师生,翻看全国课程教材。他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丰富 的宝藏,其中的精髓部分凝聚成了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传递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为每个中国人打上了特有的文化印记。受应试教育的不 良影响,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开始式微。“要知道,学生不只面对高考,高考之后他们还要生活。文言文中所体现出的美的人生境界、高雅的生活情趣等,需 要学生用心去体悟、玩味、内化。”黄艳说。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黄艳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在国家课程方案框架内,给予每所中小学自主设置课程的权利。目前正在实施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经体现了这样的改革意图。
加大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考查力度。在重大的水平性和选拔性考试中,传统文化经典的考查应该占到相当比重。黄艳认为,“这些考试要考核学生对经典的阅读范围,更要考核学生对传统经典的思考,挖掘经典文化的当代意义。”
改造语文课堂的“老”面孔,让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而且,还要如北京大学教授叶朗先生所说,提升人生境界,拥有一种“光风霁月”般的胸襟和气象。
增加阅读课时。以课内保护课外的形式,把阅读课开辟成“语文自留地”,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大量藏书,在教师带领下进行深度阅读。经典作品所体现出的深广的社会精神生活以及对社会、历史、文化、人生等的深刻反思,是微信等新媒体所替代不了的。
另外,黄艳强调,教师要主动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关注传统文化,加大深度阅读量。教师还要熟悉现有的经典文化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研究语文教法,研究祖国通用语言文字,锻炼语言风格。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还可以利用学校文化建设,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留地盘。学生的社团活动、学校组织的各类讲坛等,都可以加入传统文化内容。”黄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