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11月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居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处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可以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中央把创新确立为发展的基点和第一动力,来把握机遇、化解矛盾,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国内挑战,正是顺应发展新趋势的应时之举。
那么,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配置的枢纽,金融业应该如何在创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更好地发挥作用?
首先,以创新引领金融业发展,要求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当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暴涨暴跌、主要经济体金融市场波动较大,世界经济复苏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同时,我国金融市场、进出口等受到的影响也在加深,经济运行遇到新压力。在扑朔迷离的国际环境下,国内深层次矛盾显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可谓更加复杂多变。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央必须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思路和政策工具,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微调,以此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
其次,以创新引领金融业发展,要求银行业创新金融服务,更好地推动“双创”等重点领域发展。
长期以来,作为金融领域内发展相对成熟的行业,银行业信贷融资在社会融资结构中居主导地位。进一步创新银行服务方式,使其能够更好地支持“双创”等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意义重大。
众所周知,在国务院的大力提倡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目前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然而,初创企业多是小微企业,其发展过程中往往遭遇资金掣肘。对其而言,由于缺乏合适的抵押品,银行信贷融资这一渠道并不通畅。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要改变这一局面,就对银行业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意味着银行业需要在现有科技金融的基础上,在风险防范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要在业务管理创新改革上下工夫,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双创”企业发展需要的能力,并建立健全与创新相匹配的风险管控能力,使银行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同时,银行还需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对创业创新活动给予有针对性的股权和债权融资支持,为创业企业提供结算、融资、理财、咨询等系统化的金融服务,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再次,以创新引领金融业发展,要求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
成熟市场的经验表明,强大的资本市场,对于经济转型、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亿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财富管理平台作用的发挥。同时,能否发挥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能否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还关系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融资结构的改善。
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构建起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在内的场内市场,以及包括全国股转系统和地方区域性市场在内的场外市场,但其成熟度仍有待提高。在此次《建议》中,中央也提出了要“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并明确“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由此可见,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金融效率,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仍将是未来5年深化金融改革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举措之一。
最后,以创新引领金融业发展,要求优化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不断丰富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需要的融资新业态、新模式。
实际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金融业也必须适应新技术带来的新形势、新业态。鼓励互联网金融依托实体经济规范有序发展,既符合“互联网+”自身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融资方式。因此,应通过国家引导资金扶持相关企业,为依法合规提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互联网企业提供支持;规范发展网络借贷和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培育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探索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等。
可以说,当前国家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看重其“三期叠加”阶段新引擎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金融业也需与时俱进,加强创新,为全方位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