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文化产业是新经济的引擎,那么“互联网+文化产业”就是文化产业的心脏。“互联网+文化产业”通过对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的全面集聚,以及对于政治、经济、社会的广泛辐射,正在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门类。
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昝胜锋副院长就“互联网+文化产业”,总结出六大发展趋势:
1.网络文化消费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互联网电商不仅培养了新一代消费者网络购物的习惯,而且也使人们在知识、文化、艺术、美学等多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激发,从而产生网络文化消费意愿,“边看边买”的T2O模式将使文化娱乐与电商业务无缝链接。互联网打破了内容生产者与受众的二元对立关系,受众同时成为内容生产者,受众将参与表达、参与传播、参与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从电子阅读的普及,剧场、影院的网络售票,到休闲旅游在线预订,以及包括微电影、微博、微信、微店和微游戏等微市场的兴起,使得移动互联网正在深入到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居民文化消费的重要途径。通过网络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看小说等正成为当下社会文化生活的新习惯,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渐成风气。相比传统的文化消费,互联网上的“免费”内容具有强大吸引力。基于大数据分析、借助于移动终端的定制化文化内容产品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网络文化消费”将逐步实现消费内容数字化、消费渠道网络化、消费体验虚拟化、消费终端集成化。
2.文化新业态层出不穷更具市场竞争力
在信息化、物联网、智能化的大环境下,随着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发展,纯物理经济与纯虚拟经济开始融合,文化产业必须与互联网相关产业结合,才能做大做强。在互联网技术的助推下,文化业、传媒业、IT业和通信业正在融合成新的“信息服务业”,融合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升级换代的最有效手段,加快科技与文化、旅游、特色农业、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业界共识。“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实现技术支撑、创投方式、传播途径、商业模式等环节的横向打通,推动创意设计、创意产品及其衍生品、文化演艺、数字出版、广电新媒体、电子商务、对外文化贸易、艺术品交易、文化旅游、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的跨界融合,催生出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一批多元融合的新兴文化业态。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更具活力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正在成为文化科技融合的最佳市场主体。
3.文化产业商业模式走向“颠覆式创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化产业内各业态互联的本质得到进一步强化,用户流量、资源平台、文化产品、入口渠道越来越多元,呈现出“去中心化”的趋势。“互联网+”形成了平台型企业和平台经济集群,以“免费”和“开放”整合创意、硬件、软件、资本等要素,正在形成具有极大包容性的新型商业生态系统。互联网“免费+收费”的商业模式,颠覆了传统文化的商业模式,在产品与服务方面要求凸显用户思维、内容思维和社会化思维,把握目标受众的需求、习惯和偏好,实现内容产品规划、生产和传播的精准定位。以用户行为大数据指导资源配置、产业运作。“互联网+文化产业”形成了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平台经济,在电影、音乐、动漫、旅游等多领域、跨平台不断进行商业拓展,颠覆了文化产业的传统发展方式。基于互联网平台兼容性极强、合作空间更大更快,文化企业开始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电商结合,对接线下营销,进行线上线下的合作。文化企业正在改变过去信息从高端向下游传递的方式,从正三角形向“扁平化”甚至“网状”转变,形成“大平台+小团队”的组织结构。新媒体精准营销、网络直播模式、广告嵌入内容产品、粉丝经济等新型运作模式不断涌现。
4.内容和版权价值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保护网络版权、培育正版消费理念有利于激发内容创作者的活力,鼓励小微文化企业拓展知识产权价值的实现渠道,是“互联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全球范围的信息传播格局,要求文化产品比以往更关注人的情感需求、社交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在内容创作上凸显与时俱进,激发共鸣。互联网构建了包括阅读、动漫、音乐、影视等多领域的内容产业新生态,互联网与传统文化内容的深度融合,正在诞生市场价值日益膨胀的文化生态系统。时代发展需要各类网络文化企业生产提供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内容产品。联合研发、授权、自主产品、自主IP成为最重要的内容源泉。
5.文化资本“盛宴”走向前台
人民币国际化、互联网金融兴起、实业资本亟待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等因素,使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各类金融资本追逐的目标。政府投入力度持续加强,带动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互联网+文化产业”。在互联网平台下,并购重组、众包众筹、股权投资、版权抵押等开辟了文化企业投融资新渠道。互联网企业日渐主导文化产业并购和资源整合,互联网平台实现多领域、多行业、多产品的“泛娱乐”布局。以众筹网站为主要增长点的文化产业互联网金融将大有可为,小微文化企业通过在专业众筹网站展示创意,出售文化产品“期货”,预先向大众募集资金。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不断成立,募集资金额度将快速增长。文化要素市场从线下向线上发展,股权众筹、艺术品质押贷款、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等文化金融合作创新产品、创新平台将持续涌现。
6.文化贸易全球化壁垒正在打破
在互联网技术支持和嵌入的背景下,全球文化服务贸易与文化产品贸易越来越呈现融合趋势。互联网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凸显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特别是发展文化服务贸易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全球竞争舞台上,中国企业面临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进而迈向“中国品牌”的重大发展机遇与挑战。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企业和品牌,有赖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指导,借此我们分析全球用户的消费行为和文化偏好,进一步推导出用户深层的文化价值观。通过互联网平台,搜集不同文化区域的用户数据,精炼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推出通行全球的文化产品、企业和品牌,持续跨界运作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优秀文化的全球影响力。